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h2>《三国小术士》第五卷 四海拱服</h2> 2098 风火家人

作者:水冷酒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接到圣旨的时候.张郃刚刚离开不久.司马懿拿着圣旨长吁短叹.不尊肯定不行.抗旨不尊便会落下口实.一家老小都难逃一死.

    但如果顺从朝廷方面的意思.无疑十分冒险.要知道蜀国大将魏延依旧还留在汉中.魏军主力如果反过來被魏延和诸葛亮包抄.后果不可预料.

    思來想去.司马懿还是又把张郃叫了回來.让他带领五万大军.秘密前往褒斜道.同时一再叮嘱.要是道路畅通.一定抓紧返回.

    张郃兴奋不已.憋屈了这么久.终于有仗可打.立刻就想领兵出发.司马懿却告诉张郃.一定要分批撤军.不要减少锅灶.要让西部的诸葛亮觉得.守卫天水的兵马并未减少.

    张郃依计而行.足足用了十几天.才从战场上弄走了五万大军.沿着密林行军.赶往褒斜道.

    诸葛亮并沒有发觉此事.还在为如何攻破司马懿的防线而烦恼不已.百思而并无良策.人在无助之时.往往都希望得到上天的启示.诸葛亮也不例外.就在这天上午.他用王宝玉算卦的方法.用三枚铜钱摇了一卦.卦象正是《风火家人》.

    还沒來得及细看.一位神秘人物到访.而且对诸葛亮而言.还是重量级的.正是他的岳父黄承彦.

    “孔明.只顾着打仗.是不是将妻儿老小都忘记了.”黄承彦上來就责怪道.

    “岳父所言极是.孔明确未曾好生照料月英.母子三人此时正在彝陵.依附宝玉.”诸葛亮毕恭毕敬的说道.

    “王宝玉倒是真有本事.当初竟然未曾看出.”提到王宝玉.黄承彦的脸色好了许多.

    “宝玉对岳父大人一直心怀感激.若非岳父当年收留.他难有今日.”诸葛亮道.

    黄承彦离开卧龙岗.受到一位高人的指点.进入终南山修炼.虽然进展平平.但如今看來.气色红润.鹤发童颜.不乏仙风道骨的味道.

    “孔明.我此次前來.只为一事.修行界中都言天玄门乃天下第一宗门.我也想加入.你可帮忙跟宝玉说明.”黄承彦道.

    “宝玉如今为天玄门的掌门.此事甚易.岳父亲自去往彝陵即可.月英及孩儿都十分思念你.”诸葛亮点头道.

    “何须我亲自去.你一封书信给宝玉.他还敢不从.”黄承彦瞪起眼睛说道.

    “请恕小婿直言.今非昔比.宝玉坐拥荆骆越三州之地.与魏蜀吴三国皆有过深交情.他日称帝也不稀奇.况且天玄圣地门禁森严.四大长老都非凡人.他们尚且唯宝玉马首是瞻……”

    “哎.不消多说.这些我都知道.”黄承彦掐着腰來回踱了两圈.心里很是纠结.如果不去天玄圣地.就自己这资质修八辈子也修不出个毛啊.自己女婿也不是外人.黄承彦还是瓮声说出了自己的烦恼.苦着脸低声说道:“你又不是不知.宝玉之前愚钝.我未曾给他过好脸色.嘲讽之言不少.只怕他心中忌恨.不肯答应啊.”

    “岳父不必担忧.宝玉如今之心胸.只怕天下无几人能比.宝玉知恩图报.视月英如亲姐.位居太傅之职.百般照顾.连其妻妾都要礼让三分.尊称一声长姐.”诸葛亮劝说道.

    哦.黄承彦眉毛一扬.感叹道:“倒是让我当真刮目相看啊.”

    岳父既然來了.诸葛亮也沒推辞.立刻写了一封介绍信给王宝玉.交给了黄承彦.心里也清楚是多余的.即便沒有这封信.王宝玉同样会关照黄承彦.

    黄承彦达到了目的.倒也不耽搁.起身就要告辞.沒忘叮嘱道:“孔明啊.世事纷纭.乱象难休.为君王不如为己.像我一般逍遥.何等快活.”

    “岳父所言极是.天玄圣地我曾经去过.红尘净土.难述其美妙.”诸葛亮连连点头.

    就在黄承彦前脚刚出大帐.诸葛亮忽然想起了刚才算得卦.他对解卦并不在行.凭表面意思看.倒是很像对应自己的岳父.于是高声对着黄承彦喊道:“岳父.可知《风火家人》之卦为何意.”

    一听这个.黄承彦立刻返回.拿着卦象仔细看了起來.随即扔在一旁道:“家人卦.此时算來.寓意家中有危.仔细一瞧.却是与月英无关.”

    “那可是应在我兄弟家人身上.”诸葛亮疑惑的问道.

    “如果你认为那些家人对你十分重要.卦上便是此意.”

    黄承彦不屑的冷哼一声.就这么大模大样的走了.诸葛亮反复琢磨卦象意思.既然家人卦跟妻儿无关.听岳父这意思.好像跟兄弟姐妹也沒关系.那到底是应在何人身上呢.

    应该是自己最看重的人.那不就是妻儿吗.

    不好.一定是南郑有危.

    诸葛亮忽然意识到.相对他而言.南郑城也算是家.还看得很重.这个念头一出.立刻引起了他的万分警惕.

    随即.诸葛亮立刻派人前去探查对面魏军大营的情况.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消息.魏军很多锅灶都是空的.只是烧水而已.

    增灶退兵.这是两军交战常用的计谋.诸葛亮立刻做出判断.司马懿挪走了部分大军.一定前往了南郑.

    随后.诸葛亮找來姜维共同商议.姜维很肯定的认为.魏军这么做.就是想出奇兵攻打南郑城.而最快捷的方法.那就是走褒斜道.

    “丞相.若是在褒斜道南侧伏兵.魏军必败无疑.我军亦可借此发动进攻.魏军必败.”姜维道.

    “魏延做事或有疏忽.必须及时告知.可令其将堵塞褒斜道的障碍移开.诱其深入.攻其不备.”诸葛亮道.

    “丞相高见.依我看來.若是我方猛攻.上邦兵马必來救援.亦可令王平及时出战.如此上邦可得.”姜维激动的说道.

    “有伯约在.我无忧也.”诸葛亮欣慰的点头.心中已经把姜维确定为自己的接班人.

    商议已定.诸葛亮立刻派出信使.通知驻防在南郑的魏延.在信中.诸葛亮命魏延带兵拆开通道.偃旗息鼓.尤其强调一点.兵过半可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