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h2>《三国小术士》第五卷 四海拱服</h2> 2097 按兵不动

作者:水冷酒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家家一本难念的经啊.王宝玉好奇的问道:“你又是怎么认识我的.”

    “嘿嘿.认识你的可是为数不少.”后羿笑了起來.带着几分嘲讽.

    王宝玉隐约有不好的预感.但忍不住好奇.还是问道:“你这话啥意思啊.”

    嘿嘿.后羿回想往昔.又一个人偷乐.引來众将士侧目.大家纷纷竖起耳朵.都想听听这位大王过去有何辉煌经历.

    后羿终于忍住了笑.说道:“尚在我跟随天帝之时.一次神魔聚会之上.你虽坐在魔族的最后.位置不甚起眼.但眼睛却不停偷-瞄侍女.甚至掉了酒杯都不知道.如此经历想要忘记都难.你的名号在神魔界可是响当当啊.”

    老子原來如此不堪啊.王宝玉欲哭无泪.本想问问自己在魔族中长啥样.又怕打击.索性也不再问了.

    彼岸花的花丛比想象中要广阔.不过这样的美景之下.倒也不觉得乏味.大军不停的向前走.又不知过了多久.才终于走出來.踏上了一片灰白色的高岗.

    后羿介绍.不远处便是忘川河.巨神夸父应该就守候在那里.提到夸父.王宝玉直觉这位应该是个巨人.大脚丫大胃口.否则怎会追上太阳.喝干河水呢.

    阴阳两界.时光流逝不同.王宝玉率百万阴兵征战黄泉路.越走越黑.即便是苏秦也分辨不出昼夜.王宝玉更是沒有时间的概念.

    当大军穿过彼岸花丛之时.阳界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战争.由春季到盛夏.已经胶着了三个月之久.

    司马懿秉承坚守不战的作风.姜维率军几次冲击魏军大营.都被张郃击退.无功而返.上邦这边.魏将郭淮率领六万大军.形成了一个品字形防御.死死守住这座小城.已经夺取木门道的王平.也只能望城兴叹.始终不敢轻举妄动.

    诸葛亮纵有满腹计谋.征战之前更是和彝陵太尉陌千寻探讨数日.本是胸有成竹.但因为曹真等人的陨落.司马懿亲自出战.让战争形势发生了巨大改变.

    姜维的冲击沒有任何进展.而诸葛亮却也拿司马懿无可奈何.司马懿凭着以静制动这一招.就把几十万蜀军挡在了西部的路上.

    对付司马懿最好的办法那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采取原地扎营不动的方式.双方比试耐心和毅力.从而找到对方懈怠之时的薄弱点.借机翻身.

    但是.作战背景错综复杂.魏国富庶.又处在防御地位之上.有备无患.而蜀军却是长途跋涉.粮食匮乏.多一日闲置便是白白一日的消耗.让诸葛亮如何不心焦.接连数道命令下达.催促运粮.

    “大都督.据探马來报.蜀军使用一种叫做木牛流马的物件运粮.行动如飞.只怕军粮无忧也.”张郃找到司马懿.汇报得到的第一手信息.

    张郃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司马懿先前判断蜀军必将缺粮而退走的想法是错误的.有了如此先进的运粮设备.怎么可能会缺粮.不如多想一些计谋.与蜀军展开大战.

    “唉.王宝玉说是不参与战事.到底还是顾念旧情.暗地相助了诸葛孔明.”司马懿叹气.不用说.这么先进的设备.一定出自于彝陵.

    “末将认为.可派出一队人马.拦截烧毁蜀军的木牛流马.断其粮道.”张郃见司马懿沒有出兵的意图.退而求其次.又提起了另外一件事儿.

    “将军不必急于一时.蜀军虽有木牛流马.流连往返不知疲倦.但蜀中连年征战.粮食欠收.终有缺粮之忧.”司马懿不同意张郃的提议.诸葛亮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由着这边的军队绕远去打劫军粮.去了只有损兵折将的下场.

    “大都督.我军长此以往.军粮消耗亦十分严重.”张郃提出的问題很客观.光考虑蜀军缺粮.魏军这边同样有这样的烦恼.朝廷方面要的是最终的取胜结果.司马懿一直都是这样不温不火.不紧不慢的.急性子的人真是跟他耗不起.

    “呵呵.不知对王宝玉该爱该恨.昔日他有意放走一人.却被我所用.倒是解决了我军的粮草之忧.”司马懿呵呵笑了起來.

    司马懿说得这个人.正是当初被王宝玉放走的邓艾.在司马懿的照顾下.邓艾担当了豫州的典农功曹.专门负责粮食生产.

    邓艾虽然语言表达能力差.严重口吃.半天说不了几句话.却是个实干家.而且还是十足的工作狂.天天喝了鸡血似的.挥霍不完的精力.

    邓艾带领百姓开挖河渠.引水灌溉.广积粮食.同时开通漕运之路.一时间.豫州成为了魏国的粮食主产区.

    此时邓艾正押运着大批粮草赶來前线.数量足够魏军吃半年有余.司马懿自然有恃无恐.下定决心要把持久战坚持到底.

    司马懿的想法沒有错误.张郃也对此表示赞许.但是.魏国朝廷对此却议论纷纷.王朗、曹真的相继陨落.这份冲击并未散去.大家几乎都一致认为.司马懿的做法是懦弱之举.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司马懿官居要职.但却并沒有较大建树.每次打战但求无过.不求进取.以保存实力为主.奸诈可恶.武将们更是对这种打仗方法呲之以鼻.魏强蜀弱.硬碰硬打一仗又能咋地.按兵不动.那就说明司马懿怕了诸葛亮.

    奏折如同雪片般飞到了皇帝曹叡的案前.开始曹叡根本不予理睬.架不住数量太多.其中也不乏再次提及司马懿狼顾之相.如此坚守不战.或另有企图.理当重视.

    陈群的态度很坚定.既然选择了司马懿.那就放手让他去做.朝廷最好不要干预.但统领兵权的太尉华歆却挺不住了.大家都说他的权力有名无实.照比司马懿还不如.

    华歆一连上了三道奏折.强烈要求司马懿出兵.而且还分析了战况.诸葛亮将兵力集中在西部祁山.汉中之地必然空虚.如果此时再出奇兵走褒斜道.势必可以一举拿下南郑城.让诸葛亮后院起火.不能相顾.

    耗费军粮无数.战争总沒有进展.曹叡最终还是接受了华歆的建议.一道圣旨秘密传给了司马懿.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