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h2>《抗日之我为战神》波澜</h2> 第二百零三章 感觉与恼火

作者:风雪云中路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同时这些托卡列夫手枪在射击的时候后坐力过大.速射的时候精度虽然强于毛瑟手枪.但比勃朗宁手枪要差很多.单手速射的时候.枪口上跳难以控制.尤其是应急射击的指向性.相当的不好.这个缺点.对直属侦察旅的作战性质來说.无疑是相当要命的.

    最关键的时候.在狭窄空间内作战的时候.这种手枪的子弹剩余的威力很多.虽说穿透力强.但也正因为威力过大极为容易形成跳弹.引起一些不必要的伤亡.这也是苏制托卡列夫手枪.最不受欢迎的一点.

    与一般部队将手枪作为自卫武器.在战场上使用的机会不多不同.对于直属侦察旅來说.手枪是一种相当关键的近战武器.尤其是在室内作战或是近距离巷战作战的时候.因为步枪或是冲锋枪杀伤力过大.也笨重的多.所以手枪使用的机会相当的多.

    而苏制托卡列夫手枪.在这种情况之下.子弹穿透力大.停止作用小.在近距离之内.往往因为穿透力大很难出现一枪毙命.敌人仍旧有反抗的情况.而对于经常遭遇巷战以及室内作战的直属侦察旅來说.二十米以内的极近距离射击.几乎是家常便饭.

    这一点托卡列夫手枪倒是与三八式步枪有的一拼.都是穿透力过大.尤其在近距离射击的时候.弹道过于平直.而使得致死性相对差一些.但是这个缺点也许对于主要采取一百米开外远射程的步枪來说.并不算是一个特别致命的危险.但是对于手枪來说.那就是两回事了.

    在五到十米距离之内开枪.你的子弹穿过人家的身体.却也因为停止作用小.并未使得人家在第一时间彻底的丧失抵抗能力.让对手还能有还击余力.那么下一步.倒霉的就可能是你自己了.

    而且过大的穿透力.在室内和狭小巷子**击很容易形成弹道极为不规则的跳弹.跳弹这玩意可不是瞄准了射击发射出去的子弹.压根就沒有一个准头.他可不会认识那个是敌人.那个是自己人.在狭小空间使用的时候.极易引起自己人的误伤.

    在去年夏季作战的时候.直属侦察旅的前身直属侦察营.在配合部队夺取东满地区日军要塞群的时候.就出现过在室内交火.一枪致死三人的战例.在对要塞内部进行最后清剿.与敌突然相遇的情况之下.一个战士一发打出去的托卡列夫手枪弹.在穿透了一名日军军官之后.又打进了他身后的卫兵身体.

    但接下來这发穿透力极强的子弹并未彻底的丧失杀伤力.在碰触到墙壁形成跳弹后威力并未减小.这发击穿两个敌人之后碰触墙壁的子弹.形成跳弹将打出这发子弹的战士脑盖骨又掀开.这名倒霉的被自己打出去的子弹击中的战士.当场牺牲.

    而第一个被他击中的那个家伙.却因为子弹穿过自己的身体.并未彻底的失去战斗力.那个垂死挣扎的家伙.使用自己南部十四式配枪.将后续的一名战士打伤.参战的抗联官兵.不过击毙日军官兵两人.自身反倒是一死一伤.

    像这种因为停止作用过低.穿透力过大.在室内或是空间狭小的巷子、院落作战.使用手枪的时候.子弹在穿透对手身体碰到墙壁形成跳弹.反过來引起自身伤亡的战例并不是这一例.而且这种手枪因为指向性差.使得精度也多少受到一些影响.

    这种手枪威力的确大.对于有简单掩护的对手.杀伤力可以说是惊人.对手即便躲藏在沙发、汽车里面.甚至邮桶后面.都很难躲开它的杀伤.但在室内或是狭小的巷子、院落内作战的时候它的跳弹二次杀伤力.也是相当让人头疼.

    最关键的是这种手枪沒有保险.单靠击锤保险.极为不可靠.走火和滑机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很多的时候.部队为了不因为走火引起误伤和暴露作战意图.只能在大动作的时候.将手枪内的子弹全部退出.

    这种情况对于一般的作战部队來说.并不是什么太大的缺点.若是野战或是阵地战.各级指挥员打到用手枪的地步.恐怕这场战斗已经注定输掉了.但是对于特种部队性质來说的军区直属侦察旅.可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題了.

    这种优缺点都很明显的手枪.让直属侦察旅对它是又恨又爱.爱的是这种手枪结构简单.穿透力大.即便对手有一定的掩护.也很难避开它的杀伤.而且其使用的手枪弹甚至在百余米的距离也有一定的杀伤力.

    最关键的是这种手枪可靠性还是可以.除了一些小毛病之外.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也是一般手枪无法相比的.即便在泥沙之中或是水中侵泡过.也是拿出來不用进行任何的清理.就可以直接打响.

    恨的是这种枪.大毛病虽说沒有.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也相当的不错.但这小毛病.也是多多.虽然坚固性足够.但这卡壳的毛病也足以在战场上要人命.而且在狭小空间作战的时候.这二次杀伤力也足以惊人.

    同时因为穿透力过大.在近距离射击的时候.很难一枪就给对手造成致命的伤害.这个时候.可沒有防弹衣那么一说.手枪在近距离射击.停止作用差.除非命中对手关键部位.否则给对手带來的伤害.很多的时候不足以致命.这种手枪在近距离射击.即便是命中对手.也通常是一枪俩眼.无法让敌人彻底的丧失战斗力.

    当然要是在二十五到五十米距离左右.这种手枪的杀伤力绝对是惊人的.一枪命中.最低也是轻伤.但是谁又能保证.每次开枪都会在二十五米的距离之外.尤其是在室内或是狭小的空间之内作战的时候.开枪距离不到十米的情况.可是相当的普遍.

    要知道军区直属侦察旅在使用手枪的时候.很多都是在室内或是极近的距离.无法使用其他武器.只能使用手枪的情况之下.如果在狭小空间内作战.使用自动步枪.那无疑是嫌自己命不大.即便是抗联装备的中间型枪弹.在这种空间作战.其跳弹杀伤力也是惊人的.

    去年夏季会战结束之后.直属侦察旅很多干部、战士便打报告要求换枪.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干部、战士.认为这种可以在二十五米距离内.穿透六厘米砖墙的手枪侵彻力大.结构简单.也提出保留这种手枪.

    经过反复研究.鉴于勃朗宁m一九三五式手枪的优异性能.即便到后世很多年之内还是一款优秀的手枪.杨震还是决定从美国订购了一万支使用九毫米子弹.弹匣容量十三发.精度极佳.最关键的是停止作用好的勃朗宁m一九三五手枪.作为直属侦察旅配用战斗手枪.

    不过虽然换装了新式手枪.但直属侦察旅原來配备的苏制托卡列夫手枪.也并沒有完全退出装备序列.每个作战小组.也就是每个战斗班都保留了一到两支.以便在必要的时候.保证穿透力.

    至于其余的作战部队.考虑到与冲锋枪弹药的通用性问題.以及一般部队作战任务不同.主要是以野战为主.即便是巷战.机会也并不普遍.最关键的是费用问題.则继续使用苏制托卡列夫手枪作为基层指挥员的配枪.

    不过考虑到警卫部队的特殊性.尤其是在城市内警卫时.手枪穿透力过大也很容易伤到老百姓.而在战场上执行警卫任务的时候.一般使用自动步枪或是冲锋枪.所以杨震给师以上干部的警卫员.也换装了这种手枪.作为贴身警卫武器使用.

    并不知道这种手枪出现在抗联会有如此多原因的这位老帅.在感慨之余也多少有些觉得抗联现在装备两种口径不同的手枪.此举显得有些浪费.一支军队装备两种口径不同的制式战斗手枪.根本就沒有必要.

    而且此举在其他仅仅一个二级军区.装备的手枪口径就达到十余种.甚至很多手枪.每种只有几发子弹.除了毛瑟手枪弹口径比较统一之外.其余的手枪根极少有口径相同.在自己部队.已经装备了一种性能很优秀的战斗手枪的情况之下.另起炉灶新搞一种口径完全不同的战斗手枪.无疑是一种浪费的举动.

    抗联的标准配置的苏制托卡列夫手枪.这位老帅曾经试射过给自己送粮食的部队所使用的这种手枪.感觉到虽然有一定的缺陷.尤其是后坐力有些过大.但是本身性能还是很出色的.最关键的是结构简单.适应性极佳.而且威力甚至还在目前关内部队装备的各种驳壳枪之上.精度也要好于驳壳枪.

    可以说在自己使用过的各种手枪之中.性能绝对是一流的.虽说精度与勃朗宁手枪相比.略差一些.后坐力也大得多.但是杀伤力却要比勃朗宁手枪大的多.重量.也比毛瑟军用手枪也要轻的多.与普遍作为自卫手枪的勃朗宁手枪相比.更适合作为战斗手枪使用.

    拜此时的中国.几乎成了世界各国轻武器展览馆的原因.这位从军已经三十年的老帅.对于国内的各种手枪.虽然不能说都使用过.但是都很了解.对于苏制托卡列夫手枪的性能.他还是很欣赏的.

    这种手枪.很适合部队目前整体文化水平较低的情况.所以他认为抗联.此时在搞一种手枪完全沒有必要.也浪费了本身就相对有限的资源.对于杨震搞两种性能差不多的手枪.他虽然沒有说.但是显得很不赞同.

    但在随后的战斗之中.一场剿灭一股渗透进來的日伪军便衣队.解救被挟持为人质的挺进军政治部宣传部文工团团员的近战之中.除了见识到抗联警卫部队的战斗力之外.他很快便以从军三十年的眼光.敏锐的察觉到了杨震之所以搞这种手枪的用意.

    这位老帅的观察并沒有持续多长时间.在他的耐性耗干之前.总算摸清楚了情况的负责担任挺进军总部警卫工作的警卫团长的汇报打断了他的思路.只是这位警卫团长的汇报.却是让这位老帅很是恼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