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h2>《重生之改天换地》第十一卷 扬名前奏</h2> 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超人带来的新问题

作者:永远的大洋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陈康杰的麻烦事情还沒有完.并且帮助家里人的只能算小儿科.接下來李超人再次从香港回來之后.带來的才是大麻烦.并且是不一定能够完成的.因为难度着实不小.

    这次李超人可不是一个人前來.而是一个团队.光专家就有8名.他这次來.目的有两个.第一.就是将二发坑口电厂的项目落实下來.欧阳震华去日本去了.沒有一起來.陪着來的是一个宏远投资的新副总裁谢又荣.第二个目的就是有有关煤化工的新问題要和陈康杰商量.

    见到这个谢又荣.陈康杰都吃了一惊.为什么.太年轻了.他是欧阳震华刚刚聘任來分担他的工作的.从资料上看.他有26岁.可是当面一看.怎么都只有20來岁.此人之前在刚刚发力的韩国三星公司担任董事.是华裔韩国人.曾经在普林斯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过.是个既懂技术.又懂投资管理的年轻人才.不知道什么原因.被欧阳震华挖了过來.

    如果陈康杰见到谢又荣是惊讶.那谢又荣见到陈康杰只能是更震惊.他來之前.欧阳震华告诉他.公司的顾问很年轻.他还有些不以为然.难道还能比我年轻.在谢又荣看來.自己已经算是出类拔萃了.公司的顾问怎么年轻也得30以上.结果他只能是大跌眼镜.

    “杰少.我们又见面了”.再次见面.李超人对陈康杰的称呼都完全变了.也热情了很多.就像是老朋友.

    经历过与陈康杰的深谈以及“好再來”事件.李超人对陈康杰的认识和理解又加深了一层.在他看來.陈康杰已经当得起与他之间的同辈之交.

    这次见面的地点不再是康师傅公司的办公室.而是迎宾馆的会客厅.

    “李先生.欢迎你再次前來.这些是.”.陈康杰也是规规矩矩的.只不过李超人的旁边还有好几个人.陈康杰不认识.所以主动问及.

    “哦.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犬子李凯”.

    “陈生你好”.李凯热情的首先伸出手.对陈康杰的称呼也是香港当地的惯称.而不是标准的‘陈先生’.

    李凯应该是得到了李超人的叮嘱.一点点沒有对陈康杰的年幼表现出异样.

    “久仰大名.欢迎.欢迎”.陈康杰礼尚往來的表现出热情与礼貌.

    李凯是李超人的大儿子.已经大学毕业.正跟着李超人学做生意以及公司管理.李先生是将其作为接班人來培养的.李超人还有一个小儿子名叫李钜.也就是后來的小超人.从未來的名气上來说.哥哥可不如弟弟.按照历史逻辑.此时应该在斯坦福大学学习.不过也即将毕业了.

    所以陈康杰说对他久仰大名.并非虚言.虽然李超人和离开都搞不懂陈康杰为何会那么说.毕竟李凯才刚刚在公司里面学习沒多久.又名不见经传.媒体上也极少露面.但是他们并不会问出來.只是当成陈康杰的客套罢了.

    “这几位是我聘请的专家.专门來此地帮助考察煤化工项目的.这与这位年轻的.你应该认识吧.”.李超人介绍了那价格年纪四五十岁的.却留着一个二十來岁的帅气男子反问陈康杰.

    “说实话.我还真不认识.第一次见面”.陈康杰实话实说.

    “哦.对对对.听欧阳总裁说.谢先生才到你们公司一个礼拜.这是谢又荣.你们公司新副总裁.哈哈.想不到居然是我这个外人來做介绍”.

    此时的谢又荣有点呆滞.他万万沒想到他们在会客室恭候的公司顾问居然是那么一个看起來的中学生.就连李超人介绍完了他都还未反应过來.

    “谢先生.谢先生...”.李超人见谢又荣沒有反应.连再叫他两声.

    在这样的场合.不管是走神.还是打盹.都是极不礼貌的.不过陈康杰理解他的感受.不会责怪他.

    “哦.哦.哦.陈...陈顾问.你好.我是谢又荣”.回过神來的谢又荣尽可能让自己恢复常态.

    “你好.欢迎你的加入”.陈康杰笑着主动伸出了手.

    其实陈康杰对谢又荣的年轻多多少少是有点点惊异的.只不过陈康杰的见识毕竟不一般.十几年后.他记得华中科技大学都有22岁的教授.再想到自己.陈康杰就释然了.

    “谢谢”.谢又荣还是觉得有些不习惯.

    “來.大家坐下聊吧.别那么站着了”.李超人他们是住在迎宾馆.所以从这个角度來说.他们是地主.陈康杰是客人.所以李超人担当起主人招呼大家坐下聊天.

    李超人他们是先去市里.落实了耳发坑口电厂的事情之后.才转道六只见陈康杰.谢又荣有两个身份.宏源投资集团的副总裁.以及耳发坑口电厂的投资方--方显实业公司的董事.

    “电厂的事情解决了.”.他们从市里來.陈康杰就先关心一下这个.

    “经过三天的协商.终于达成了协议.年底动工.有一个月的时间办理批文”.李超人简单的回答陈康杰的问題.

    其实也只需要这么回答就够了.对于陈康杰來说.他的消息來源是很广泛的.不管是何保国还是罗子荣.都会将进展告诉他.怎么说也是他介绍來的投资商.

    “那就很好嘛.速度很快”.陈康杰这句话好像是表扬李超人他们办事快.实则他要夸奖的是市区和区里的干部.

    要是按照重生前的速度.那沒有一年半载.想都别想.光政府部门之间扯皮就会有几个月.

    “这还得多谢市里面梁书记.何市长的大力配合.批文的事情也是他们承诺由他们來办”.李超人规规矩矩的应道.

    现在的六水盘要办理批文会比原有的历史容易得多.这是多方面的因素.其一.作为经济改革试验区.不但很多产业允许外资涉及.办理批文也会有政策优势.其次就是老首长曾经到这里视察过.很关心这里的发展.所以很多部门都会给予特殊的优待.要不然.能三个月办完所有的批文就算是阿弥陀佛了.

    “这本來就是他们该干的事情.就像母鸡下蛋一样”.陈康杰说得太理所当然了.

    在陈康杰看來.政府就该为经济建设服务.尽可能的提供经济建设的便捷.而不是拖后腿.

    “呵呵.你的比喻很有意思”.李超人被陈康杰的比喻逗笑起來.

    “李先生这次不像上次那般轻车简从.是不是还打算有别的行动.”.李超人这次來的气势与上次完全不同.除了带得有大儿子.还有众多的专家和顾问.不像上次.就一个秘书.几个保镖.

    “还记得你上次给我提到的煤化工吗.”.李超人有意思的反问陈康杰.

    “当然记得.呵呵.我可沒那么健忘”.陈康杰觉得李先生这是在开玩笑.自己那么小.不可能记性差到才相隔一个月就不记得.

    “他们就是我为此请來的专家.经过咨询.我才知道那玩意可沒那么容易搞.既然是你给我的建议.所以就來和你探讨一下”.李超人这才道明來意.

    陈康杰侃侃而谈的气势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让坐在一旁的谢又荣认可了.但是做一家大公司的顾问.可不是有气势就可以.他正等着看陈康杰会讨论出什么來.见识一下他的学识与智慧.可不要是个大忽悠才好.

    “但说无妨.我看看难在何处.”.陈康杰虽然提出发展煤化工的设想.可是他毕竟不是技术专家.也从未搞过这个行业.现在听说不容易.自己也來了兴趣.

    “薛先生.你來说吧.”.李超人沒有自己说.而是将问題抛给了他的一个四十多岁的专家顾问.

    薛先生从身旁的皮包里面拿出一叠资料.清了清嗓子.正了正黑框眼镜.这才说到:“我代表我们技术团队说一下问題.发展煤化工.有几个问題是比较棘手的.第一就是设备.根据国外的经验.煤化工设备分为动、静两大类.其中.加氢反应器、气化炉、还原炉、换热器、盛运容器等压力容器和管道、阀门等属于静装备.泵、风机、压缩机、空分装备等属于动装备.气化炉是煤化工最为关键的装备.大部分煤化工项目都需要经历煤炭经气化炉转换为合成气这一环节.空分装备也是煤化工的关键装备之一.煤气化及煤液化均需使用大量的高纯度氧气.均具有很高的技术壁垒.我们问过.别的设备从德国或者能采购到.但是气化炉和空分装备只有日本能提供.在我们的咨询当中.日本新日铁公司不愿意将这两样专业设备卖给在华投资的企业”.薛先生说完了这一段故意停顿了一下.他以为陈康杰会有什么问題提出來.结果确沒有.

    “您继续说.我听着”.陈康杰的反应简单.之前他就听说过煤化工的关键设备掌握在日本人手里.只是不知道是什么设备罢了.所以反应并不太大.

    日本是一个资源极为匮乏的国家.所有的资源差不多都靠进口.每年都要从中华国进口很多煤炭.就连六水盘的许多出口煤炭都是销往日本.这是有两个原因的.第一.中华离日本很近.运输费用便宜.其次.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中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产煤国.煤炭出口价格便宜.全部是当成初级产品出口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