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章节目录 第127章 红薯饯行宴

作者:byz少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红军势力大涨,让刘存厚日益恐慌。

    刘存厚经过斋戒、扶虬、卜邽等一套仪式后,向蒋介石请示围剿红军方略,得到蒋介石要求跟刘湘紧密合作的指示后,放下了他老资格军阀的架子,主动寻求川中霸主刘湘的支持合作。

    面对四川共产党人的频繁活动,刘湘在重庆,先后建立起“清共委员会”、“特务委员会”等特务组织,网络了一批人,专门对付共产党,1930年4月逮捕了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刘愿庵和省军委书记李鸣珂等人,省委机关遭到严重破坏。

    刘湘按蒋介石的指示,向刘存厚承诺保证:在镇压一路红军期间,不染指刘存厚的地盘。

    刘存厚放了心,然后把他仅有的两个师9个团的兵力,全部动员起来。

    这次他下了血本,留两个团在陕川边境,防备陕西军阀浑水摸鱼来抢地盘。又部署另两个团在西南防范川内军阀,因为四川军阀的承诺是空气,不得不防。其余5个团的正规军和辖区内的宣汉、万源、城口、达县四个县的民团一万多人,充作围剿主力。其他区乡民团,协助正规军主力作战,守备城镇、封锁交通,盘查行人。

    他的第四次“会剿”计划,使用的硬、软两把“刀子”。

    “硬刀子”就是围剿的大军,首先占领根据地核心固军坝、白羊、十字溪等要点,然后步步为营推进,择机与红军决战。

    “软刀子”是针对老百姓,刘存厚认为老百姓被红军赤化了,要实行普剿普杀。他在根据地实行疯狂的屠杀政策,挂出“剿牌”,把农民赶到指定的村子集中居住,实行“集村制”,“连坐法”,早晚点名,轮流值日。推行连坐法,一家有罪,十家连坐,一人犯法,十人同罪,大开杀戒。

    在李家俊家乡所在村,一个上午就杀了136人,红军在根据地内活动较多的十来个村子,集中屠杀了上千人。

    根据地内有一个乡,团防保长通知百姓:奉驻军的命令,定于某日某时“点团,每户凡是12岁以上的男丁,一律徒手到某处听候点名,一人不到,杀全家,不准外出,妇女在家。”集中后,大批军队将群众赶到一个大庙里,然后点名,点到红军家属、农会干部、积极分子就拉到庙外刀砍,直杀到太阳西下。杀后又挨家挨户搜捕,分别将男女各关一屋,对儿童婴儿随手掷摔踩而死。整个村子呼天叫地,到处是嚎哭声。晚上士兵对妇女们逐个轮 奸,无一幸免。天亮后又将妇女驱赶到野外屠杀,尸横遍野,血流成渠。

    尤其是刘存厚家乡来的团长廖雨辰,干得最欢。

    面对敌人的屠杀,为避免牺牲,李家俊将指挥机关和农会机关转移到城口、宣汉、万源边远大山上的草场坝、回龙坝等地,把农会基层干部和“神兵”师傅组织到宣汉翁松坪、炮台山、万源蜂桶山、城口国梁山等地,训练队伍,发动群众,运用游击战,同敌斗争。

    随着白军向根据地围追堵截加紧,敌人又实行“坚壁清野”,一路红军缺粮吃,在野外也难以获得食物,红军与群众被隔离开来。时间长了,封锁长期打不破,枪械物资得不到补充,根据地越来越小,只剩蜂桶、井溪等高山区。

    敌人的普剿普杀加剧后,许多留下来坚持斗争的农会、苏维埃、地方游击队的干部人员和家属,被迫逃上山,使山上人员增多,粮食、弹药、医疗的困难越来越大,代彪的药包,成了总指挥部的“小药库”,受到指挥部高度重视,不久,存药几乎告罄。

    最让指挥部苦恼的是,由于前期发展过快,许多带着不同目的的人,混进了队伍,他们遇到困难消极,煽动队伍中不坚定者,拖枪下山,投降敌人,把红军的情况报告给敌人,让斗争更加困难。

    这晚指挥部的领导们巡视,有一些上山的群众,向总指挥诉说他们迫切希望早日打败敌人围剿的愿望,李家俊坚定的说:

    “乡亲们:这次敌人来,有硬刀子,有软刀子。硬刀子是杀人放火,软刀子是登记自首。刀子是两把,杀人是一样的。我们不要上当。革命就要不怕流血,不怕倾家荡产。我的家已倾了,但人还在,就是死了也还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总有一天革命要成功。“

    形势日益恶化,总指挥部开会决定,为早日打破敌人的封锁,决定集中主力,由胡洪疆率二支队300余人,张鹏翥率三支队150余人,手枪队除留三小队保卫指挥部外,从城口、宣汉两县结合地带南下,跳到外线去打击敌人,或到开县去开辟新的根据地,争取打破敌人的围剿。

    南下部队三支队在前,二支队在后,手枪队一二小队配属三支队,四五小队配属二支队。

    部队在回龙坝陆续集中,做出征前的准备,计划两天后出发,总指挥部领导留在根据地跟其他队伍和群众一起,坚持斗争。

    一个松林包上,搭着五个茅草窝棚,这是手枪队的住地,一个小队一个窝棚。

    徐允士、胡洪疆、张鹏翥三人,找到吴焜睡的窝棚,见他懒懒地靠在草堆上,剥着松子吃。

    “你的伤怎么样?”胡洪疆关心的问。

    “没事,不咋的,全好了。”

    吴焜给三人每人一个松果,让他们自己剥松子吃。

    张鹏翥吃了颗松子“吴焜同志,生活上还过得惯么?”

    过得惯?现在可是要吃没食,要穿没布,子弹打一颗少一颗。

    “至少,舒心!”吴焜答。

    徐允士从口袋里摸出根红薯“你们几位就要出征了,这次出征,是打破刘瘟牛围剿的一个高招,是文教官根据井冈山反“围剿”经验,跳到外线去作战,制定出来的。我很想去,可总指挥和党代表都说要照顾群众的情绪,如果总指挥部人员离开后,干部群众思想会乱。”

    胡洪疆皱眉“可打不破敌人的围剿,还是要乱呀?你去了,战士们精神上会有信心呀。”

    徐允士:“还是要顾全大局吧。来吧,这是我给你们三人饯行,没其他吃的,只有这一根红薯,叫红薯饯行宴吧!”

    他从绑腿里摸出匕首,切成四段,分给大家。

    四人珍惜的吃着,张鹏翥边吃边眺望远山,嘴里念道:

    “明月照秋霜。

    今朝还故乡;

    留得头颅在。

    雄心誓不降!”

    吴焜问:“张支队长,你念的啥?”

    张鹏翥回头微笑“这是一个烈士,不幸落入敌人魔爪,被绑在街头示众,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始终向群众宣传工农革命必胜、反动派必败的道理。慨慷起义前,他们高唱《国际歌》,高呼“天下穷人都拥护共产党,共产党员杀不完!”临刑前留下了这样鼓舞人心的诗句。”

    “留得头颅在,雄心誓不降!好!”胡洪疆赞赏地拍拍腿。

    张鹏翥笑道:“古代的将军和勇士,在牺牲前都要念诗的,叫辞世诗,现在日本军人,还保留着这个习惯。”

    这样啊,听起来不错,很悲壮哦。吴焜连忙问:“那像我这样写不出诗,或者不识字的将军勇士怎么办呢?”

    张鹏翥笑道:“那不能请人帮忙么?你可以把你的想法说出来,请人代写,你在战死时念出来,谁人跟你争这个?”

    徐允士吃完红薯,拿起吴焜的水壶喝了水,抹了嘴,脸上带着不自然、有点害羞、又有点漫不经心的笑:“还别说,前几天,我跟几个有文化的干部在一起,他们听了我的想法,帮我写了一首诗,你们愿不愿意听听?”

    三人不说话,一种不好的强烈预感出现在脑际,不希望徐参谋长的诗是这方面的,可又知道一定是这方面的,内心矛盾着,谁也不出声,定定地望着这位钢筋铁骨的共产党员。

    徐允士望着三位挚爱的战友、同志、同学,逐渐严肃的脸庞上蒙上了一层圣洁的光辉。

    “马列思潮沁脑骸。

    军阀凶残剿我来。

    世界工农全幸福。

    甘心直上断头台!”

    果然!真的!这是徐参谋长的辞世诗。

    胡洪疆跟徐允士从小一起长大,相处时间最长,听了这诗,心如刀割。他慢慢地说道:“请参谋长放心,我们一定争取打破敌人的围剿。”

    可惜,就在这两天中,有心叛变的投机分子,获得这个可以让他们升官发财的情报后,急忙悄悄下山“张松献图”去了。

    500来人的四川工农红军手枪队、二、三支队就要出发走上战场了,猎猎的红旗高高飘扬着,手枪队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即将消失的金色夕阳,映照着他们胳膊上象征着红军的红袖章。

    “同志们!你们是根据地最主要的武装力量,你们是人民的武装,是为穷苦人民打天下的队伍!你们是根据地的希望,你们将肩负打破敌人封锁的重任!”

    李哲生的洪亮声音,响彻在队伍的上空:“不管敌人如何凶残,太阳终将普照大地,革命一定会胜利,我们一定会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根据地人民期待你们胜利的消息,你们的胜利将给国民党反动派刘瘟牛敲响丧钟,四川工农一路红军将会成长壮大……”

    “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工农红军万岁!”

    “打倒土豪劣绅!”

    ……

    出征的部队和送行的干部群众,一齐高呼着口号,震天响。李家俊总指挥看着这支精神抖擞的部队,命令道:“队伍出发!”

    “是!”李学财、胡洪疆、张鹏翥给首长们敬了礼,转身命令:“出发!”

    百度直接搜索: "天晴书院" 看免费小说,没毛病!

    (www.tqsy01.com=天晴书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