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章节目录 第121章 能吃一只鸡的伤员

作者:byz少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学财望眼欲穿,终于等来了自己的四、五小队。

    听说吴焜受了重伤,党代表李哲生、参谋长徐允士、二支队长胡洪疆火急火燎的跑来看望,徐允士察看了伤,又听了战斗经过,不禁大为感叹,连说吴焜命硬,这么多的伤,这么重的伤,竟然没发烧发炎。

    许多红军战士,在战斗中受的伤,其实并不重,可仍然最后牺牲了。原因就在于,救治不得法,伤口污染后感染,缺药、缺医,最后眼睁睁的看着死去,留下无尽的遗憾。

    李家俊听闻万县县委派来的同志受伤了,也来看望,握着吴焜的手轻声安慰。

    吴焜崇敬的看着这个在反动军阀的高压下,在白色恐怖下的川北,领导党员、群众,艰难建设起一块根据地的领导人。他瘦削的身材,明亮的眼睛,表现出顽强执着、百折不回的气质。吴焜在床上郑重给他敬了礼。

    领导离开后,李学财把李学贵、邓全斗、王国佐、唐元明叫齐,在吴焜的床前召开手枪队小队长会议。

    李学财心情大好,城口之战前,手枪队仅有12人,现增加两个5人小队,一二小队也各增加2人,扩编一倍多,人员也全是精英,战斗力加倍增加,今后,要是遇到个把连的白匪军正规连、排,也敢踫一下了。

    会不知不觉就开上了,大家惊叹吴焜这次受伤,伤了“桶子”,恢复得这么快,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学财当即决定,让代彪兼手枪队医生,给他缝制一个防水的牛皮大包,就以吴焜他们从沙沱带来的药品为本钱,战士们身上都有些私藏的伤药,全部收集起来,交给代彪。今后,缴获药品什么的,全部交给代彪,不得藏私。

    这一想法,得到全体一致赞成。这是战争年代,谁也不愿作无谓的牺牲。唐元明在门上叫进代彪,手枪队医生立即走马上任,兴奋的唐先明又在门前,大声叫鼎罐作了药物移交。

    李副队听到唐元明叫鼎罐,突想起在城口学习时,鼎罐出色的朗读,给几个小队长作了介绍,再次推荐鼎罐张远贵,兼任手枪队文书,尹超凡仍为学习教员。

    文书的职务涉及党的文件和秘密,几人议定,要由保卫处对鼎罐进行审查,还要徐参谋长决定才行。

    李副队心情更爽,说:近期就可能有战斗任务,大家利用这几天,好好训练,那天我看了吴焜他们的伏击战场,很受启发,手枪队要训练,要配合默契,教官在队内找,手枪射击、双枪射击、埋伏、飞檐走壁、耍刀,这些都要学。哦,当然还有文化和纪律,不能再出孙骚棒警卫员那样的丑事。

    接下来两天是休整,休整,是睡觉,年轻人觉多,就没有过睡足的时候。整,内容就多了,学文件,念报纸,谈体会,内容特多。

    吴焜睡了一整天,精神略恢复,能参加学习和文化课了,其他时候,战友们给他找来把竹躺椅,放在门内,让他看战友们训练。

    鼎罐找房东老奶奶的借了个火笼子,放在他胯下,增温保暖。这裆里一暖和,年轻人就爱胡思乱想,一胡思乱想就血气上涌,一血气上涌就气血活泛,一气血活泛,伤就好得很快。

    住下后的手枪队,伙食很差,一天两顿,每顿一碗干饭,菜是咸菜、杂海椒、大头菜、豆豉等,每天下午才有一个炒土豆片的热菜。

    在唐元明的主持下,黑老林顶伏击、路上黑店缴获的钱财,全部上交了,吴焜把身上的钱也上交了。

    鼎罐把吴焜的饭菜打回来,放在锅里,加上水,又加上他自己私存下来、唐元明不让上交的骡子工钱,买来食物,用他的铜鼎罐炖煮好后,给吴焜当病号饭,让吴焜尽量多吃一些。队友们闻着铜鼎罐的饭,个个咽口水。

    杨革命和代彪多看了一眼病号饭,就听到黑熊和陈锐鼻子里发出极不友好的“哼”声,急忙不好意思地转过了头。

    胡洪疆不知费了多大的功夫,弄来只鸡,给他炖成一锅鸡,本以为让他慢慢吃几顿,却忘了他一盆饭的本事,一顿就连汤带肉吃了个净光,房东家守在床前的狗,鸡骨头也没捞到几块,被病号嚼吃了。

    第四天上,吴焜已能在院中慢慢地行走了。

    晚上手枪队全队要出任务,吴焜要求参加,被党代表和徐参谋长严词拒绝。

    这个任务,是伏击一个连的敌人,出去就是五天。没有打成,消息走漏了,敌人没来。回来后,总指挥部开了很久的会,研究内部的清理工作。

    吴焜年轻,生机勃勃,伤已经基本恢复,就是那把被彪子给他磨得亮晃晃的鬼头刀,也能舞上一套了。

    总指挥部通知:手枪队留三小队警卫指挥部,其余全部准备出任务,所有长枪、大刀要带上。

    经请求,吴焜被批准参加。

    晚饭是每人两碗干饭,每人又领了四个红薯渣粑粑、两个蒸土豆作为干粮,至于是做几天的干粮,指挥部的财粮员说他不知,总之,省着点。

    饭后集合,三小队警戒去了,剩下的站了四排,每个小队都是五人。一二小队每人手枪一把,每个小队也增加了两三枝长枪,还有大刀,匕首人人有。

    四五小队手枪标配,长枪9枝,代彪无,是吴焜和唐元明共同商定的,他不配长枪,他如背着长枪,影响他刀法的发挥。大刀9把,鼎罐说他不用。匕首人人有,个别人有两把,藏处千差万别,有放在绑腿里的,有挂腰上的,有绑在袖口里的,反正吴焜偷看到黑熊的诸葛亮帕里,有一把两寸长薄薄的小刀。

    到了集结地,没有动员和领导布置任务的老套程序,这次领队出征的大将,是粗壮严肃的政治保卫处主任王国梁,和满脸络腮胡子的庞孟昭。

    庞孟昭是从富绅家庭中,冲出来的坚定的革命者,毁家纾难的优秀共产党员。他在李家俊同志的感召下,费尽家产组织起一支队伍,参加了第一路红军三支队,任大队长。张鹏翥支队长出差后,他代理支队长,在一支队失踪、二支队远征、敌重兵压境的危急时刻,他勇挑重担,几次带队出击,由于欠缺组织指挥能力,都失败了,三支队骨干部队也从三百人减员到只有百来人。

    手枪队报到后,王主任一声跟我来,就领头出发。

    手枪队在前,跟在手枪队后面的,是二支队的一个一百多人的大队。随后,庞孟昭指挥三支队一百多人和两百人的神兵队在后。

    李学财副队长率一小队充当前卫在前开路,二小队邓全斗队长紧跟,王国梁主任在二小队后,四五小队簇拥。

    行军速度是“懒大步”,吴焜觉得不吃力,但鼎罐和队友们让他上骡子,吴焜坚持让驮那两箱炸弹,这是李副队长要求带上的。

    闹嚷中惊动了王主任,王国梁最重出身,他了解到吴焜的个人情况,还专门查证了吴焜赤贫的雇工身份。这回,他命令吴焜骑上了耧竹杆。

    两箱炸弹被壮小伙杨革命和代彪扛上走,聪明的耧竹杆似乎也知吴焜有伤,走得又快又稳,规规矩矩。

    半夜时,来到一条清澈的小溪边,王主任下令原地休息,把水具灌满。二小队有队员认得这是到官渡的路,可看到四处清点人数的干部们,谁也不敢吱声。明显地,指挥部加强了保密工作。

    短暂休息后,部队再出发,又走了十多里,到了一条黄沙遍地的小河边,小河边的浅水里,结着薄薄的、晶莹剔透的冰。吴焜注意到,庞孟昭同志带的后队300多人,离开大路,从另一条小路往山上去了,很快消失在丛林中。

    王国梁主任把小队长以上干部集中起来布置任务:前面就是黄金区的官渡口乡场,这是固军坝根据地通往宣汉王维舟书记,正在创立的大山坪根据地的必经要道,刘存厚指派黄金区区长刘绍东,在这里成立了民团司令部,以这里原有的武厢房团防局为支点,抽调了黄金区各乡镇的团防大队精干数百人,在此集中训练和布防,交通要道上设了很多路卡,断绝了两个根据地之间人员、货物流通的渠道,给根据地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为拓展根据地,支持王维舟同志领导的宣汉革命,总指挥部决定攻占官渡场,歼灭敌团防,打通交通线。

    计划分两路:一路由庞孟昭带领,已从黄沙坡到官渡场后山大梁埋伏,到时居高临下,下山向官渡猛扑;你们由我带领,沿中河大路攻击进官渡场半边街,两路人马,两边夹攻。

    具体安排是。二支队二大队、手枪队一二小队随我进场攻击。手枪队其他两个小队,控制官渡场外的制高点磕膝包,保证全军撤退道路的安全。

    同志们明白了吗?出发。

    百度直接搜索: "天晴书院" 看免费小说,没毛病!

    (www.tqsy01.com=天晴书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