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h2>《三国小术士》第五卷 四海拱服</h2> 2058 心病当除

作者:水冷酒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诸葛亮赞赏的点头.王宝玉能在繁杂的乱世立足.打造荆州安宁之地.靠的或许就是这份超脱的心胸.

    喝了一杯充满灵性的香茶.诸葛亮整个人也变得精神起來.靠着博学多才.通古知今.倒是跟一行大修士们相谈甚欢.

    在座的这些人中.诸葛亮无疑是颜值最高的.白衣胜雪.羽扇轻摇.长相俊朗.谈吐不凡.也让修士们对其大有好感.

    期间笑声朗朗.王宝玉心里也是美滋滋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眼下却和这么多至交來往.也应该是上苍对他的另外一种恩赐.

    正谈的开心之时.门被轻轻的推开.王宝玉循声望去.不由暗自吃了一惊.站在门口的正是普净.真不知道心里是怎么想的.明知道诸葛亮在此.还非得冒头.

    普净面色凝重的缓步走了进來.诸葛亮面露惊诧之色.随即脸色阴沉下來.

    王宝玉的眉头皱起.心里暗自埋怨普净添乱.但当着众人自然不能撵普净走.正想跟诸葛亮解释.却见普净上前.冲着诸葛亮合掌施礼.微微躬身道:“孔明先生.贫僧本不想來见.只因心中不安.故冒昧打扰.昨日带走果果.铸成遗憾.贫僧向你真心致歉.”

    室内静悄悄的.这是私人恩怨.不是外人可以插手管的.王宝玉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毕竟普净是他带來.等于是结交诸葛亮的仇人.这可该怎么圆场呢.

    “那个.既然你把心里话都说出來了.其余的我跟先生解释吧.”王宝玉插口道.

    “普净之过.怎能让宝玉担当.”普净冲着王宝玉感激点头.又看向诸葛亮.黯然道:“普净遥见先生身影.有意避让.然独处一室.眼前仍有先生影象.方知心病不除.难得安生.今日普净特來向先生致歉.或打或骂或杀.普净认命不贰.”

    本以为诸葛亮会翻脸.非常出乎意料的是.他还是缓缓起身.长叹一口气后还了一礼.说道:“法师言重了.此事不能完全迁怒于你.当初孔明确实难以释怀.但时隔几年.方才醒悟.错不在你.而在我.”

    诸葛亮的声音不大.难以掩饰淡淡的哀伤.心中的伤痛还沒有完全复原.不过是勉强说出而已.普净很受感动.眼中现出泪光.说道:“先生何罪之有.错在贫僧.当初只看出因.却不知果.修为不够.也有贪图之嫌.如今逝者已矣.生者感伤.贫僧悔恨不已.”

    “唉.还是我这个父亲做的不够.只顾忠君之义.开疆拓土.不曾好好照料女儿.以至其心性乖离.难以回头.悔之晚矣.思之无益.既已如此.莫要再提吧.”诸葛亮感叹摆手道.

    “先生如此心胸.普净叹服.”普净躬身大礼.表示由衷的敬佩.

    众人跟着王宝玉齐齐鼓掌.大家都沒想到.诸葛亮能有如此宽阔的心胸.十分难得.果然不愧为一国之相.

    普净也终于加入到大家的行列里.还亲自拢着僧袖给诸葛亮斟了一杯茶.众人看诸葛亮的眼光格外不同.觉得他已经可以融入到这个圈子里.

    天玄门的招待比较简单.但都是世间难得一见的灵果.且味道极其鲜美.诸葛亮吃了之后.只觉神清气爽.通体舒泰.

    下午.在王宝玉一行人的陪伴下.诸葛亮完整的参观了天玄圣地.一路上赞不绝口.归來园沒让他看.这是王宝玉的主意.不想让诸葛亮心生伤感.

    夜色來临.王宝玉选择跟诸葛亮同住.诸葛亮还是叮嘱王宝玉.莫让黄月英知晓普净在此.他太了解自己的媳妇.恩怨分明.肯定会惹出麻烦.

    王宝玉点头.这也是他的意思.姐姐是个火爆脾气.如果得知普净在这里.肯定会來天玄圣地大闹.然后再找到自己劈头盖脸的痛斥一顿.沒个一年半载.这件事儿就休想消停下來.

    “先生.说实话.我真沒想到你肯原谅普净.”

    “事已至此.何必再生烦扰.何况普净已经归于宝玉.再多的仇怨也该化解.况且是我对不起果果在先.之前埋怨普净推脱.不愿面对自身而已.”诸葛亮道.

    “不瞒你说.有时候我也在想.如果当年我们不去追赶寻找果果.或许果果已经成了正果.”王宝玉道.

    诸葛亮微微摇头.“当日果果惦记父母之情.我虽欣慰.但已知其尘缘未了.未到归佛之时.”

    随后.诸葛亮让王宝玉找來笔墨.安静的写下了一篇文章.沒有华丽的辞藻.更沒有赞赏之言.只是对天玄门发展的一份建议.

    诸葛亮认为.天玄圣地虽好.但只是闭门坚守.也不利于修士的成长.正所谓大道在德.修士们还是应该到民间去锻炼.体验民间疾苦.治病救人.抑恶扬善.伴随着心性成长.修为自然增加.

    总结黄巾作乱的经验.诸葛亮还认为.不能设立信仰.更不可设立法坛.有缘人救之.无缘者舍弃.如此也不会引起当权者的敏感.

    诸葛亮在文中提议.当建立天下宝图.详加考证.不要遇到宝物便争.只取所需.修行功法不宜杂乱.当专心一法.发扬光大.作为根本.

    门规严格沒有问題.但执法者必要有所监管.以免形成冤案.修行人不易.蒙冤陨落.也是黎民百姓的损失.吸纳修士当十分严格.曾经作恶者不可取.一旦其造成恶劣影响.百倍努力也难挽回.

    王宝玉看得非常激动.他名义是上掌门.实则是甩手掌柜.如今有了这样一份详细的纲领.正是天玄门今后发展的保证.

    “先生.真是太谢谢你了.”王宝玉真心道谢.

    “我尚有国运牵绊.只能为宝玉尽一点绵薄之力.”诸葛亮摆手道.“治理一方门派.管理一国之地.实则并不差别.”

    位置的高度决定了眼界.但王宝玉将这份建议交给四大长老之时.长老们纷纷赞不绝口.诸葛孔明目光犀利.一下就看透了事物的本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