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h2>《抗日之我为战神》云涌</h2> 第三百二十四章 挨骂和喜讯

作者:风雪云中路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听到有中央发來的电报.杨震急忙的接过來.这封电报是部队自从云岭转移开始.中央还是第一次來电.而且还是使用的还是自己与中央联络.军部其他人都不知道的专用密码.让杨震怎么能不吃惊.要知道.自己到皖南已经近一个月.中央还是第一次启用这个密码.

    不过虽然急于查看电报内容.但杨震却是迟迟沒有翻译.中央既然此次启用专用密码.也就说明这封电报的内容绝对是绝密.按照规定.翻译这种电报的时候.是绝对不允许有外人在场的.即便李慧兰是军部机要科的报务员兼译电员.但按照规定也是外人.

    看着杨震接过中央电报.却迟迟沒有翻译.李慧兰明了笑了笑转身离开了.她并沒有在这里等候杨震将这封电报翻译出來.更沒有去追问电报的内容.作为译电员和收发报员.通讯工作中的纪律她很清楚.

    在通讯工作中.有着严格的纪律.无论电报上的内容是什么.自己都绝对不能问.即便是自己译出來的.也不许问.更何况.这封电报自己都沒有密码.如果不是上边开头有两句中央与皖南部队专用联络密语.手头并沒有密码的李慧兰甚至以为这封有如天书一样的电报.会一封不明电报.

    要知道.作为军部最重要译电员的她.之前在军部平均每天要处理上千封的电报.这中间即有军部自身与中央.以及下属各个支队、根据地之间联络电报.也有监听的三战区各个部队之间的无线通讯联络.还有整个江南日伪军之间的通讯联络.

    这里距离上海这个中国的商业中心又近.虽然上海已经沦陷.但毕竟底子还在.国民政府还有大量的机构留在上海的租界.所以电台经常还有一些莫名其妙.不知道究竟是谁发的电报.开机时候.收到一封不明电报这太正常了.

    即便频率是专门与中央联络的频率.但在全国同时一时间.使用这个频率和呼号电台恐怕绝对不止一部.这封字数长达近千字的电报.用的又不是皖南部队与中央联络的专用密码.要不是开头有两句政委在到皖南后.中央发來的专用识别密语.李慧兰还真的错过了.

    既然中央沒有用惯用的密码发报.自然就说明这封电报自然是政委一个人看的绝密电报.不是自己应该关心的.而且按照军部队电台工作的纪律和要求來说.自己不能去看.更不能去问.

    看到李慧兰离开.在手上看看这封长长的足有几千字的电报.杨震摇了摇头.从军装的上衣兜里拿出一支贴身收藏的那个用來作为密码本的国军步兵操典手册.用国军步兵操典手册作为密码本.还是与中央联络的最高级密码本.恐怕任何一个人都想不到.

    而对于杨震來说.即便这份密码本不慎遗失.就算被三战区的人捡走.恐怕也沒有人会想到这是一个高级的密码本.最多也就将这个步兵操典手册.当成新四军内有些人研究国军战术的一个教材而已.

    这个主意是临行之前.杨震出的.用他的话來说.很多时候越是不容易引起别人注意的东西.越是普通的东西.隐蔽性能才会越好.一本在国军之中随处都是的步兵操典手册.换了谁也不会认为这是一本最高级的密码本.即便丢失.也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这本密码本虽然轻便.可以随身携带.但对于杨震來说.翻译的过程却是让他很是痛苦.一个字一个字的核对.可谓是相当耗费心思的活.需要很大的耐性.等在最后的耐心消耗完毕之前.总算将这封一千余字的电报翻译后.杨震才发现自己的确不是干这种活的人.

    当杨震拿起这封自己亲手翻译完的第一封电报后.看到上面的内容时候.虽然在意料之中.但却依旧是只能苦笑不已.仅仅从电报的内容上看.杨震已经知道中央对于自己带领部分兵力.吸引敌军注意力.掩护主力行动的计划相当的不满意.

    这封措辞强硬的电报.单单从语气上杨震就可以判断出是主席亲笔所为.从电报上的措辞.杨震可以感觉到主席对于自己的这个行为很是恼火.甚至透过这张薄薄的电报纸.杨震都能感觉到主席的怒火.

    但接下來的内容.却是让杨震兴奋不已.一直困扰双二十三毫米高炮迟迟不能投产的联动系统.终于在军工部的努力之下试制成功.经过测试.性能完全达到设计标准.而且最关键的是在改为使用美国提供的优质钢材后.重量比原來使用苏制炮钢轻了百分之十.别小看这百分之十的重量.减轻了这百分之十.这款高炮的机动性可是大大的增强了.

    在十二月初.这款被命名为四零式双二十三毫米高射炮正式开始量产.由于是优先装备.这款高炮生产进度很快.当月便利用进口的优质美国炮钢生产出七十门.只要钢材到货及时.预计到五一前后.可以完成预定产量.

    现在东北军区下属的各个兵工厂全部在满负荷运转.十四点五毫米双联高射机枪.双二十三毫米高射炮.再加上对苏联陆续提供的坦克进行改进以及新式机枪、弹药的生产.让军工厂歇人不歇机器的二十四小时的连轴转.

    双二十三高炮和十四点五毫米高射机枪的正式投入量产.让杨震总算解决了心头的一块大心病.有了这两款性能极为优良的高射武器.主力作战部队的野战防空问題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尤其双二十三毫米高炮这种后世苏军研制的.专门用來针对美军战术喷气式轰炸机的高炮.对付这个时代的日军战术飞机沒有任何的困难.其一千五百米的射高.两千米的射距.每分钟二百发的射速.远远领先于这个时代任何一种小口径高炮.

    不仅日军飞机.就是这个时代任何一种战术飞机.除了用于高空轰炸的战略轰炸机之外.这个时代任何一种飞机.只要进入这种高炮的射程之内.几乎沒有任何逃脱的可能.其三百六十度环射的能力.更是这个时代的任何一种高炮沒有的.

    这款还是牵引式的高炮虽说不适合后世已经全部机械化和摩托化.并装备了种类齐全防空导弹的苏军.但相对这个时代來说.仍旧不失为一款划时代.甚至可以说领先这个时代的武器.

    有了这种高炮和十四点五毫米双联装高射机枪作为战术防空装备.这样苏联方面提供的中口径和大口径高炮.可以用在工业区和城市的防空上.在加上上周美国人已经空运到延安的雷达.对于杨震來说简直就是双喜临门.

    看到这些.杨震总算知道中央为何启用专用密码给自己发这封电报.自己与美国人的协议.还有东北军区的军工生产都是绝密.在中央也只有主席和老总几个人知道.尤其是那两部雷达的事情.更是绝密中的绝密.

    东北军工生产能力和水平.一切都是绝密.这不仅仅是杨震的要求.中央也极为重视.尤其是关系到新式武器的生产.中央更是特别的重视.否则也不会启动特殊的密码.将这封电报转发给杨震.

    中央在电报末尾还再三要求杨震.东北军区的事情还是要抓.虽然此时人在皖南.但他还是东北军区的司令员.东北军区的事情还是要管.绝对不能放松.东北军区有任何情况.中央会及时转发给杨震.

    看完中央的电报.虽说挨了骂.但杨震心头却很是高兴.心中的大石头更是落了地.只是可惜.皖南部队沒有可以与东北直接联络的五十瓦以上的大功率电台.只有十五瓦的电台.无法直接与东北联系.想了想.杨震还是起草了一封电报.由中央转发给东北.

    在电报上.杨震除了给东北军区下达了死命令.那两部雷达要尽快投入使用.并且要形成真实的战斗力.而不仅仅是纸面上数据.而且不单要尽快的投入使用.还要想办法摸清楚雷达的结构.并尽快的仿制出來.

    就在杨震起草完电报.并将其翻译成密码.刚刚将密码本放进自己军装兜里面.还沒有來得及找李慧兰.李慧兰却是自己先來了.看着有些焦急的李慧兰.杨震将手中已经加密完毕的电报递过去后才道:“出什么事情了.”

    李慧兰接过电报后.沒有回去发报.而是有些焦急的道:“政委.我刚刚在电台上截获一封敌七十九师给三十二集团军的一封汇报电报.我利用之前破译的密码.经过改进后将这封电报破译出來了.”

    说到这里.李慧兰自信的道:“他们军以上的电报加密的方法还可以.至于师一级的密码.太简单了.他们使用的打乱排列密码法.密码排列的顺序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很简单.而且密码的更换频率很慢.甚至半年也不更换.”

    “有时候我也在想.他们吃了多少亏.怎么就不长点记性.在与日军作战之中.就因为多次被日军破译了密码.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相对他们來说.日军的密码则严密的多.更换频率也很密集.”

    “如果沒有缴获的原始密码本.只单凭电报的内容.破译起來极为困难.虽然有一定的规律.但规律的变化却是很大.很多的时候.只能依靠日军的行动部署.一点点的摸索着破译以前截获的电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