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h2>《抗日之我为战神》云涌</h2> 第十三章 名不虚传的兽军

作者:风雪云中路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在晚十时.也就是完成强渡倭肯河一线的李明峰所部在大青山一线与急速西进的日军第六师团六十三联队打响之时.杨震接到各纵队已经完成最后准备的报告.

    五月二十八日凌晨一时.已经率领军区西指前移至头道岗的杨震沒有丝毫犹豫的.按照预定计划.干净利落的向已经完成了最后准备的一纵队司令员王光宇、政治委员易荡平.二纵队司令员王效明、政治委员陈翰章下达了对当面之敌立即发起攻击命令.

    伴随着杨震的命令下达.保持了将近半年大致平静的西起通河、东至勃利一线到处响起了密集的炮声.两个纵队加上总部配属的炮兵.从小口径的三七速射炮到一五五榴弹炮、加农炮.以及大量的八一、九零迫击炮、一二零、一五零重迫击炮在内的上千门火炮几乎在同一时间.向着地图上已经标好的目标发出怒吼.

    上千门的大小口径火炮.将铺天盖地的炮弹砸向了正在方正、依兰、勃利一线的日军第六、十四两个师团以及协同其作战的伪满军身上.北满地区初夏的夜空中遍布着各种口径炮弹划出的漂亮的弧形弹道.而一零七、一二二火箭弹尾翼拖着的火焰又为夜空中增添了一丝美丽的景象.

    尽管接到波田重一的命令后.当面的第六、十四两个师团已经做提前做好了戒备.但成攻势部署的他们.却仍旧被这阵密集的炮火打的措手不及.付出的代价虽然沒有第十师团大.但作为第一波重点打击目标的重炮、战车阵地.前沿各阵地依旧损失惨重.

    很明显这两个师团虽然对对方可能发起的攻势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却是依旧沒有意料到对方的火力会如此的强大.尽管已经对重炮、战车等重装备进行了一定的疏散.但在山区.能够摆放下这些装备的地形有限的情况之下.重炮、战车联队依旧遭到了严重的打击.

    经过去年一年的血战以及炮兵出身的日军战俘苦心的**之下.杨震各部对炮兵的使用.早已经不是以前的陌生甚至只能用差强人意來描述的样子了.无论是火力覆盖.还是射击精度已经是掌握的极为熟练.尤其是炮群依照地图进行盲射的水平.已经超过日军平准水准.

    在完成一个小时的炮火准备过后.伴随着炮火逐步向日军纵深转移.一阵阵嘹亮的冲锋号声响彻黎明前的夜空.在五颜六色不住腾空而起的信号弹.以及照明弹的指引下.两个纵队的主力按照各自预定计划.向日军阵地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在西线全面打响的同时.在最东边的密山、饶河一线.在杜开山打响后.强行穿插到密山与宝清交界处的四个团万余兵力.在陶净非的指挥之下.经过三个小时的苦战.将日军第八师团的援军以及正在急速回援的第十师团六十三联队死死挡在那丹哈达岭一线.未能前进一步.

    随着杨震亲自指挥西线部队对第六师团、十四师团发起攻击的炮声.除了偶尔响起的零星枪声外.已经平静了半年的整个西起方正、东至饶河一线数百公里两军对峙地区.又一次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枪炮声.

    杨震所部两个主力纵队、六个野战旅.加上三个独立旅以及六个独立团.十余万兵力.与日军四个完整的师团.一个师团一部以及伪满军一部.近十一万人爆发了一场在后世被人评价为改变了东北局势.以及敌我力量对比的空前大血战.

    这场被称之为东北战局转折点的会战.从开始到结束.双方连同后备兵员在内.总计投入兵力高达四十余万.大小火炮两千余门.各种战车数量近千辆.此外.日军还单方面投入飞机三百余架.

    当然.此时无论这场会战的胜利者杨震还是失败者波田重一.谁也沒有意料到这场战局会牵动了整个东北战局的走向.而更让杨震沒有预料到的是.这场会战不仅仅让自己打出了更大的一片天地.还为自己成功的吸引到了日后一个几乎充当了全世界奶妈国家的视线.

    在战役进行的正如火如荼之际.继苏军方面组成了以远东军区参谋长格里戈连科少将为首的军事观察组.飞抵萝北后.还不到一周.由延安飞抵的美英两国驻华使馆武官组成的军属观察组.也分别相继飞抵萝北.

    这场战役结束两个月后.也就是在九月下旬日军突然出兵印度支那半个月后.美国人立即以低息贷款的方式不顾国民政府的反对.向杨震方面出售了他们最急需.而苏联方面又迟迟不吐的总数高达六十架的c四六、四七式军用运输机.

    以及一百八十架原本法国空军订购.但在法国战役结束后.却被扣在美国拒不交货的最新式的a二零攻击机.和总数高达三百架的p三九式、p四零式战斗机.这批战斗机、轰炸机以及运输机全部由美国人从自己陆军订购或是被扣留的法国人订购的飞机中抽调.

    而且这批飞机全部由美国人负责运抵苏联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海参崴.也就是符拉迪沃斯克.而且训练工作.也由美国陆军派出六名教官以平民的身份进行.就连苏联方面收取高昂的过境费.也是由美国人支付的.

    美国人不仅在东南亚局势恶化后.紧急对杨震所部提供了贷款并以最快的速度提供了一批杨震所部最需要的飞机.

    而且在战役进行中.在美国驻华使馆武官助理的协助之下.以民间公司的名义向杨震所部出售了大批急需的总数高达一亿美元的汽车、优质钢材、无烟火药.尤其是美国公司生产的优质电子管.以及大批军工机械等战略物资.

    尽管这批购买这批物资所需的一亿五千万美金.以及购买了一个中型炼钢厂和一个大型化工厂以及军用卡车和p三九战斗机生产线所需的两亿美金.消耗了杨震向美国人出售盘尼西林人工合成技术所获得资金的三分之二.

    但这批物资中.高性能的美国汽车、无烟火药、军用钢材.尤其是新式军工机床.可谓是解了杨震所部作战和军工生产的最大难題.保证了前线所需的高额物资的需求.

    与美国人相比.对杨震此次作战能否取得成功更为关注的苏联人却比之前小气的多.只以贷款的方式.向杨震出售了价值一千万卢布的无烟火药、tnt炸药.万余吨炮弹用钢.以及引信、雷管、汽油等非直接作战物资.

    虽说苏联方面沒有之前的大方.但却对战时美国物资的运输减免了大批的过境费.甚至免费动用军列.将美国人出售的物资.以最快的速度运抵萝北对面的苏联口岸.尤其是美国的汽车和无烟火药、钢材等急需的军用物资.

    当然这是后话.此时的杨震还顾不上这一仗究竟会给自己带來什么好处.他眼下的注意力却是全部被一纵发起攻击后.日军第六师团的表现吸引了过去.

    到底是号称日军中战斗力最强的第六师团.到底是被称之为兽军的野兽师团.虽然被调走了一个加强联队.剩余部队在杨震的炮击中损失惨重.但在一线阵地被一纵突破后.第六师团无论是在反应速度.还是反击力度上的表现却比第十师团出色的多.

    一线阵地被突破后.第六师团立即出动四十五联队.在接替二十三联队的十四师团一部的配合之下.以在杨震炮火打击之中损失较小的战车第十联队.野战重炮第二十三联队以及独立野战重炮第六大队火力掩护之下.立即对杨震所部发起了反冲锋.

    尽管在敌军展开攻势后.第六师团下属部队的各个战术电台依旧犯了头天第十师团犯的聋哑病.第六师团各个联队与属下的大队全部失去直接的电台联系.电话线也因在炮火之中被炸断.而大部分有线通讯线路也无法使用.

    但第六师团在一线被突破后.在炮火打击中幸存下來的各部却依旧能在号声以及信号弹的指挥之下.迅速的集结起來.甚至是在失去统一指挥.各自为战的情况之下.自行对突入自己阵地的敌军展开反击.寸土必争的与一纵各部展开逐次的争夺.

    第六师团就是第六师团.其无论是反应速度.还是完全的战斗意志都为杨震自壮大发展与日军正规师团交手以來之罕见.其表现出來的战斗力.以及极高的军事素养.不仅是第四师团远远无法相比的.就连以前接触过的第八、十一、十二这些日军其他常备师团都略有不及.

    第六师团以其出色的反应速度.以及迅猛的反扑.异常顽强的战斗作风.还有熟练的步炮协同.步装协同战术.让一纵主攻的一旅打的极为艰苦.

    与第十师团一线被突破.并被分割后.各个中队大多只是固守待援或是撤退不同.第六师团各个部队在被分割开來后.马上按照平日里的训练.不顾一切的.拼命相互靠拢.混战中.一线被打散的第六师团各部又有不少经过苦战重新靠在了一起.

    而这些日军一旦完成靠拢后.在与上级失去联系的情况之下.不待上级命令.便立即自行的发起反冲锋.完成集结一个中队就发起一个中队级别的反击.完成集结一个大队.就发起一个大队规模的反击.一旅每前进一步几乎都遭遇到第六师团各部的顽强抵抗和凶狠的反突击.

    几乎每一个山头.哪怕只是一个小山包.都经过反复的争夺.付出不小的代价才能拿下來.而经常还未等攻击部队站住脚.之前被打下去的日军经常又在战车的掩护之下.又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扑上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