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h2>《抗日之我为战神》云涌</h2> 第八章 打懵的宫下大佐

作者:风雪云中路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小半夜的一场混战下來.本身就只有两个大队兵力.联队长去师团部汇报.一去不返而剩下的军官又始终无法联系到上级的三十九联队阵地首先被冲垮.开始出现崩溃的前兆.

    虽然还在被动的抵抗着.但那已经是各个大中队长在自发的抵抗.作为一个整体.三十九联队已经陷入了混乱.有的部队还在原地抵抗.更多的则是在一边抵抗一边向后撤退.整个防线被切割的七零八碎.

    在接到三十九联队已经出现崩溃的局面.几次想要打通与三十九联队的联系.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却始终无果.在自己侧翼也出现大量敌军的情况下.发现自己有被合围危险的宫下建一郎大佐就算再不情愿.也只得下达全线撤退的命令.

    而此时他原本还能掌握的兵力此刻已经丢了三成.在撤退的时候宫下建一郎手头的兵力已经不足一个大队.也就是说.在仅仅几个小时的混战中.第十联队丢掉的几乎三分之二的兵力.

    尽管在敌人后方不断传來证实自己还有部队在抵抗的枪炮声.但丢掉了主力的宫下建一郎大佐.看了看后边死死的咬住自己屁股不放.至少一个团兵力的追兵.尽管心如滴血.但无论如何也不敢去救援.只能任由被自己丢在对手后边的那些不知道究竟还有多少人.已经被分割的七零八落的部队自生自灭.

    手头兵力所剩无几的宫下大佐沒有与三十九联队一样.边打边向穆棱撤退.而是调头向东.拼了老命的试图和还未接防完毕的第八师团汇合.因为他知道穆棱在第八师团主力被调上來接替第五师团后.那里已经沒有多少守备部队.就算侥幸跑到那里.恐怕也安全不到那里去.

    如果在杜开山发起攻击的时候.宫下建一郎便向第八师团靠拢的话.也许还有些希望.但此时距离杜开山发起攻击已经整整五个小时过去了.此时再想靠拢.可就沒有那么容易了.勉强撤离一线后.刚刚将能集中起來的部队整编起來的第十联队刚一起步.便兜头被负责侧翼的四分区一团三营给拦住.

    见到前面的路被截断了.对方兵力又不多.正为输的稀里糊涂而窝囊着的宫下建一郎也毫不含糊的指挥手头上所有的兵力.在对手火力打击之下幸存的两门九二式步兵炮.一门四一式山炮和一门迫击炮.以及几挺九二式重机枪的全力掩护之下.迎了上去.

    实际上宫下建一郎明白.自己主动迎上去是因为自己知道.这一仗是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对手这个营正死死的卡住自己靠向第八师团的必经路线上.不打垮他们自己与第八师团靠拢的想法根本就无法实现.不管愿不愿意.自己都得硬着头皮上.

    见到鬼子迎了上來.指挥穿插部队的四分区一团副团长林永建高兴了.他最早是杜开山的警卫排长.杜开山从团长当到旅长.他的位置也就从排长干到了营长.只是到了营长以后.就一直沒有再升上去.

    这次部队一下子扩编九个旅.本來作为在五道岭子铁矿第一批参军的人.他很是有资格被提拔为团长.但这个家伙几次考试都沒有及格.也就只能在营长的位置上一直干下去.不过对于自己能不能升官.他倒是不在乎.只要能打鬼子.对于他來说便足够了.

    此次作战时候.一团副团长被调任到分区当后勤部副部长.他这个全团资格最老的营长.被杜开山暂时提起來代理副团长.这个家伙参军这么长时间了.当干部的时间也不短了.可就是不爱学习.到现在也对地图看不大懂.

    不过这个家伙虽说文化水平低.但天生长了一个好脑子.什么地形只要看一遍.就绝对不会忘.给杜开山当过警卫排长的他.杜开山打仗的机灵劲倒是学个十成.实战经验丰富.加上脑子活.仗打的也相当的不错.这次杜开山亲自点名让他带迂回部队.

    见到日军上來.让一听到学文化就无精打采.枪一响就立马精神的林永健毫不犹豫的带着手下的这个营迎头就冲了上去.他沒有被动抢占制高点死守.而是与宫下建一郎打起了对攻战.他的一个营.对宫下大佐的一个大队倒也是旗鼓相当.

    林永健带着的这个突击营是他自调來四分区便一直带着的老部队.现在的营长还是他在兼着.对于这个自己一手训练的营的战斗力.林永健还是极为自信的.六挺法式重机枪和六门迫击炮.林永健极为有信心的一鼓作气.将这个日军大队吃掉.

    作战经验丰富的林永健很明白.要是单靠步枪对射.或是打白刃战.自己的部队肯定要吃亏.就算部队中的正副班长和骨干都在富锦合成基地受过日本教官的专业培训.但时间还是太短.要是论拼刺刀恐怕与长期受到过严格训练的小鬼子相比.还是差距很大.

    所以这个家伙压根就沒有想到过去和日军打一场正规的白刃战.在指挥重机枪和迫击炮就近抢占一个制高点死死的压制住对方的炮兵和重机枪后.他则亲自指挥部队尽量向前压.想要利用自己部队装备的大量冲锋枪和快慢机.在近战中打垮这股子日军.

    林永健想要依靠近战尽快打垮对手的这个思路与宫下建一郎倒是不谋而合.听着身后传來的密集枪炮声.宫下建一郎知道对手不会给自己留下太多的突围时间.除非第八师团能以最快的速度增援上來.否则自己一旦被对手拖延住.恐怕要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看着对手精锐的装备.甚至比自己还要多轻重机枪和迫击炮.知道眼下沒有了日军惯用的火力优势的自己.在无法像关内那样用火力消灭对手.又不能在这里耽搁太长时间的前提之下.宫下建一郎决定还是利用在关内战场上惯用的手段.采取日军极为擅长的白刃战尽早的打垮对手的抵抗.

    抱着同样想法的双方先是集中炮兵拼命的压制对方的火炮.在轻重机枪一阵对扫.双方很快便进入了短兵相接.由于双方兵员素质上的差距.以及新组建的部队实战经验不多.炮战中虽然取得了一定优势.但在重机枪的对射中很是吃了点亏的林永健.在近战中却是找回了失去的面子.

    他在担任营长的时候.曾经特地找到杜开山.一改之前只有正副班长才装备冲锋枪的配置.利用自己给杜开山当过警卫排长的身份.从分区后勤部长那里额外骗來九十多支冲锋枪.

    别的部队是一个班两到三支冲锋枪.他的营.武器配置倒正是相反.冲锋枪与步枪装备的比例正好调了一个个.而在这次山地迂回作战出发前.他考虑山区迂回作战.双方短距离遭遇的可能性极大.便私下对自己部队的武器编制做了一个调整.

    将所有的冲锋枪都集中起來.每一个连都有一个除了正副班长装备了经过校正的步枪用于远距离精确压制.和作为主要班级压制火力的班用轻机枪之外.其余全部都是清一色装备了冲锋枪的排.

    为了加强连排支援火力力度.临出发的时候.还在每个人在原有的六枚手榴弹的基础上.又额外加发了两枚.这种情况之下.这近战要是真打起來.恐怕还抱着拼刺刀死脑筋的日军要吃亏.

    果然.双方刚一交手.毫无与他们作战的日军便吃了一个不小的亏.三十米的距离.每人两枚拉弦后停顿两秒才投掷出去的手榴弹.给正在因为与对手已经接近.还是按照在关内战场上的经验.忙着退子弹的第十联队的日军官兵好好的上了一堂什么叫做稳重的课程.

    让他们明白今后再与这支军队作战的时候.别以为双方接近了.就可以傻站着给手中的步枪退子弹.准备白刃战.因为对手是不会吝啬一切可以用手中现有的武器招呼他们的可能性的.

    此时杨震所部原装备的日式九七、九一式手榴弹随着库存耗尽.已经全部退役.部队现在装备的都是仿造后世六七式手榴弹生产的三九式手榴弹.以及部分仿造的苏联f一手榴弹简装版.

    这两种手榴弹威力不次于日式手榴弹.其使用的拉发式引信和延时引信无论是安全性.还是可靠性都远比撞击式的日式手榴弹可靠很多.使用熟练后.对引爆时间可以有效的控制.按照杨震所部配置标准是每个战士战术背心上携带的四枚三九式拉发式手榴弹.两枚f一手榴弹.

    三九式手榴弹是完全按照后世六七式手榴弹制造的.所有工艺和材料全部相同.对于后世这种威力有些超标.说明书上杀伤半径七米.实际上三十五米之内还有杀伤力的手榴弹.杨震记忆极为深刻.

    所以当初在给部队选择手榴弹的时候.杨震直接这种生产简单.威力极大的手榴弹作为部队的制式装备.而仿造的苏制f一手榴弹只是作为搭配使用.尽管也同时投产.但在产量上.平均日产量在六千枚的这种手榴弹.却是无法与三九式平均每天二到三万枚的日产量相比的.

    在后世执行任务的时候.但凡只要可以携带国产武器.不是在雨水多的地方作战.他一般都会选择这种相对笨重一些.但是威力也大的手榴弹.而不携带国产七七式或是八二式手榴弹.

    就像选择手枪时候他历來都是五四.而绝对不会用六四或是七七一样.即便是在执行秘密保卫任务.他也宁愿挑五四.

    先头连每人两枚手榴弹.加在一起就足足三四百枚.这个标准按照日军先头部队的人数.足足够每个人平均摊上两枚还有剩余.三九式手榴弹巨大的威力也在这个时候表现的无疑.投掷完手中手榴弹的先头连迅速卧倒.免得被误伤.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