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h2>《重生之改天换地》第二十五卷 有缘千里</h2> 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错误思想

作者:永远的大洋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针对发展方面.陈康杰也是随便说了七八条.最后还是赵月香走下楼來.他们的“工作谈话”才暂停.

    陈康杰沒有整理什么文件.也沒有专门的做调研.不过他很关心省内新闻.不管是电视媒体还是纸质媒体他都会经常看.更加重要的是.工商大学有來自全省各地的学生.这些人往往会从一个别样的角度传递给陈康杰一些特别的信息.由于是学经济专业.因此在教室里.在食堂.在自修室.都能经常听到有同学在讨论这些问題.如果遇到的时候.陈康杰都会安静的在旁边听一听.

    再加上陈康杰是重生而來.对很多问題他早就知道.有些是好几年后解决了的.有些是到他重生时都还沒有解决的.因此.他谈论起來自然朗朗上口.

    碍于赵月香的软性压力.还沒尽兴的何保国只好又变通的将陈康杰叫道他的办公室.名义是讨论一下他的学习.实则是继续何保国的工作.

    “很好.你能说出那么多办法來.很好.有些我考虑到了.有些我还真沒有考虑到.例如推动社会保险的落实.进一步全新发展旅游业和茶产业等等.确实比我们都看得明白.不愧是给大公司做顾问的人.幸好你选择了经济类院校.要不然还真亏了你这个脑袋瓜子.”一进办公室.何保国就显得有些兴奋.对陈康杰连赞带夸.

    “那些都是我的浅薄之见.我相信有许多地方一定是沒有考虑成熟的.不过他就是你们需要调研和统筹考虑的了.反正啊.做咨询有个好处.就是嘴巴上随便说.不用自己去干.这很适合我.幸好我不是官员.只是个人大代表.动动笔杆子.动动嘴皮子就行.具体怎么弄.还得你们这些官员來进行.”陈康杰可不是一夸就不知道自己是谁的人.他还是比较清醒的.也实事求是的理解做事中的难处.

    社会上总是有那么一种人.说就天下无敌.做就有心无力.陈康杰到不是觉得自己落实在执行力上的能力和魄力不足.而是政府里面要做的许多事情不像企业那么容易.要考虑的方方面面上上下下要复杂得多.利益牵扯到的人员也多得多.与官员打交道打得多了.比较能够理解一些.陈康杰所取得的成就.沒有一项是靠吹牛吹來的.都需要动手去做.要不然也不会有他的今天.

    “你呀你.嘴皮子还真的是厉害.”何保国笑着指了指陈康杰.掏出一支烟來自己点上.“一直以來我都知道你对环境保护很是看重.你刚才也着重把环境保护放在了第一位.可是有一点我还是有些不太理解.你看啊.我们自然地理条件上不占优势.假如我们在环境上卡得太死.我们根本不好推动工业化.因为几乎所有的工业都是有污染的.你还建议整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多了.那不是污染更加严重了嘛.也不会有多少企业愿意像你们似得在环保领域投入那么多的资金啊.现在国内企业的实力普遍都还不强.”何保国疑惑的问道.

    “正是我们的地理环境太恶劣.才更应该注重保护环境.是的.工业化都会多多少少有些污染.可是我们应该着重发展高科技产业啊.科技含量越高.不但污染少.而且经济效益还很明显.尤其是某个地区找到某种产业之后.就可以把产业链演唱拓宽.这样就极有可能在某家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性.形成一列产业列车.就像顺安.现在有了腾飞汽车公司牵头.前前后后带动的零部件企业有好几十家.而为这几十家零部件企业服务的公司又冒出了好几十家.腾飞汽车公司每年为了支持它下面的那些零部件企业开展研发.每年就拿出几千万支持他们.那些零部件公司别看规模不是很大.可也变成了一个小型的高科技企业.省轮胎厂以前是不太重视科研的.现在怎么样.为了拿下腾飞汽车公司这个大客户.他们的科研经费已经从几年前的两百万发展到了现在的三千多万.已经开发出了适应不同车型的八个轮胎品种.据说他们现在还在加大投入.要开出一种适应三百五十公里车速的跑车轮胎.还有.就是你可能理解错了我所说的工业园.我所说的产业园并不是你们所知道了沿海城市那种初级的工业园.他们那些工业园技术含量很低.制造手段落后.大量的依靠农民劳动力.现在看起來那一块很吃香.可是再过些年.他们就会很痛苦.我们是山区.沒有大片大片的平整土地可以拿出來.所以不适合走那种粗放式的工业园发展路子.必须得绞尽脑汁另辟蹊径.在我看來.西部地区的不少地方都不太适合发展重工业和初级的加工制造业.我们的环境承受能力太薄弱.一旦破坏了.花费上百年都恢复不过來.你们政府官员脑子里的一种思想是错误的……”

    “什么思想是错误的.”何保国好奇的追问.

    “先发展后治理.这种思想有点愚蠢.以为西方国家走了这条路.我们也可以走这条路.真那样的话.那么就不应该有“后发优势”这个词.后发优势是什么.就是不要走前人的弯路.要找到方法走捷径.现在中西部地区不少地方看到沿海搞加工业很热闹.很繁荣.所以就心急的想学.结果由于不沿海.加工业沒太搞起來.那些煤炭啊.冶金啊.水泥啊.矿产开采啊这些污染大的项目倒是搞了不少.一些不产煤不产铁矿石的地方都弄了钢铁厂.这不是扯淡的嘛.并且为了他们.政府几乎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看着他们大量排污.我除了说那些干部眼光低下.还要说他们急功近利和谋财害命.”陈康杰不爽的说道.

    中华国之所以能发展那么多的加工业.这和我们的劳动力丰富有关系.可以承接西方的产业转移.以极低价格制造出的市场需求旺盛的生活用品.这是我们发展所要走的一条正确道路.积累实力.解决劳动力就业.对这个.陈康杰是支持的.他所反对的是.各地都搞.一点不长远考虑一下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国际上有那么一种说法.就是说中华国人聪明.很善于模仿.沿海模仿国外.内地模仿沿海.以前听起來觉得这种评价是一种表扬.但是重生几年后再听这话.陈康杰就觉得别扭.那和表扬似乎一点关系都沒有.人家说法的潜台词是“中华国人沒有创造精神”.什么都是跟在别人的后面.

    在陈康杰看來.现在国家需要一种混合型的发展思路.既要鼓励高科技的创新发展.也要支持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发展.两条腿走出.才能在一个更加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一个高速的发展形势.而且还能够促使国家早日实现伟大复兴.只有一个不断掌握高新科技产出的国家才是一个复兴的伟大国家.陈康杰可不希望这个国家的发展结果是很有钱.但是沒有核心竞争力.最后那些辛辛苦苦赚到的钱还只能倒回别人的口袋中.

    “高新科技产业是人人都想发展.但是哪里那么容易.那首先要有人才.还需要巨额的投入和长时间的积累.当前国内的企业.一百家里面有沒有十家愿意大投入在生产研发上.我相信沒有.不说民营企业.就是国有企业也沒有.”何保国有些沮丧的说道.

    不得不承认.何保国说的是事实.别说现在.就是十年之后.一百家企业也不会有十家愿意在研发上大投入.虽说收益大.可是也伴随着风险太高.时间太长的问題.比如陈康杰的free半导体公司.虽然说从狮城采购了一些设备.但是要在生产研发上赶上国际同行.也还有很艰巨的路要走.这还是研发资金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这里面需要一个技术的积累过程.有目前许多国际先进技术需要消化.

    陈康杰软了软口气.“我知道很难.但是我们不能因为难就不走这样的路.遇到困难就退缩不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其实在这里面我觉得政府是有一个很大的工作可以做的.就是减少行政审批.给与民间创业者更多的政策扶持.尤其是技术创业型的企业.例如税收减免.研发资金补助.厂房一两年免租.职称评定与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同步.设立研发奖励基金等等.是可以鼓励出一些人在这方面进行产业奋斗的.我们的基金会就在谋划一件事情.名叫‘二十一世纪未來计划’.争取两千年的时候.在西部省区挑选二十所大学进行合作.鼓励这些高校的毕业生在当地进行科技创业.他们只要有可行的想法.基金会就会给他们提供资金和指导.算是一种变相的贷款.如果成功了.创业者只需要三年后归还本金以及一定数量的费用就行.如果失败.基金会独立承担损失.我相信有了这样的激励.一定会有很多年轻人将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在创业上.这虽然是一项带有慈善兴致的事业.我们还是希望同这样的方式激励一批年轻人走上这条路.尤其是那些有发明创造的年轻人.我们要让他们觉得.科学技术不仅仅是生产力.还是财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