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h2>《重生之改天换地》第十四卷 走向成熟</h2> 第五百九十七章 遭遇围剿

作者:永远的大洋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有关电影方面的的事情.陈康杰无暇去多想.也不愿意去想.他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完成好毕业前对同学们的帮助辅导.同时准备自己的真正的第一张英文专辑.他打算在升高中之前的暑假完成这件事情.

    陈康杰这边在忙.anycall通讯公司那边的赵润东也正在繁忙.经过两年多三年的建设.anycall通讯公司已经建设完毕.而且研究中心年初就已经投入运营.最先进入的2350名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工作了.二十万平方米的厂房也建设完毕.生产设备差不多安装就位.此刻正在做的就是对招聘來的数千工作做系统培训.

    从一年多以前.赵润东就已经不关心公司的建设了.他的重心已经移植到了研究人员的招聘.配备和研究工作的开展上面.工人的招聘和培训交给了他从摩托罗拉天津公司挖來的一个中方负责人负责.

    在1994年以前.欧阳震华就给赵润东提出了研发的核心要求.那就是要掌握十年后会投入市场的产品的科技.虽然说这对于刚刚起步的anycall公司來说.有点要求过高.也有些苛刻.但是.要想成为世界一流的通讯技术公司.就必须要提高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和国际一流的同类跨国公司竞争.否则.就是二梯队甚至于三梯队.然而这对于重生人士陈康杰來说.那绝对是不可接受的.要么不做.否则就做世界一流.

    最近这段时间.赵润东基本上都带着秘书和几个工程师呆在首都.为什么呢.为了确定国家邮电部门在未來会采取的移动通讯标准.这样才好让研发有的放矢.同时也要了解相关的政策和进度.

    在今年的3月26日.邮电部成立了移动通讯局(中移动的前身).陈康杰是从内部信息得着这个消息的.既然原來邮电部电信总局下面的移动通讯处升格为了移动通讯局.那么这就说明移动通讯的大格局就要打开了.

    从1987年11月18日第六届“全运会”期间广州开行tacs 模拟蜂窝移动系统以來.已经过去了快7个年头.然而移动通讯产业在国内的发展十分的缓慢.在今年出.整个首都的移动终端“大哥大”的保有量a网加b网的总和也才三万出头.平均300人还沒分配到一部.这还是在发达的大城市首都.别的中小城市惨状就可见一般了.六水盘就只有300部.其中与陈康杰有关联的下属公司就占了一半.剩下的一小半主要是政府部门.一些民营企业主和像铁路、交通这样的特殊部门.还有三十部是邮电部门自己搞出租业务.满足那些去外地出差想充面子的企业主.

    因为容量有限.所以这个时候的“大哥大”并沒有向普通老百姓开放.私人生意人.要是光有钱.不托关系是买不到的.这就是为什么定价28000的大哥大会会在市场上被炒到50000以上的原因.一部手提电话.超过了一辆东风牌货车的价格(这个时候的价格在4万出头).

    陈康杰他们的大哥大还是因为那1000万的基站建设和交换设备是他们捐助的.这才能优先供应.六位数的手机号码也由他们优先选择.

    广州当年采用的是摩托罗拉的设备.是按照摩托罗拉自己的标准.所以被称为b网.刚开始.开设移动通讯网络的城市和地区都是采用摩托罗拉的交换设备和基站.作为山区试点的六水盘也是一样.可是后來要开设的城市太多.摩托罗拉公司的产能有点供应不上.而且政府不想有人将这一块受制于一家公司.觉得不安全.所以又引入了爱立信公司.被称为a网.两个网之间起先还不能互联.至于漫游.那也是人工漫游.好几年后才能省内自动漫游.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时候计费系统让人实在不敢恭维.居然沒有实时计费系统.电话费要三个月后才能统计出來.那种掉网的情况不能统计.串号时有发生.有些人电话沒怎么打.居然会无端端的冒出几万十几万的电话费.匪夷所思.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的移动通讯网络和技术都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必须要在这个时候做一个选择.从1g时代进入2g时代.选用更高标准的技术和设备.

    也就是在这样的关口.问題出现了.到底是选用欧洲的gsm还是选择美国的cdma.变成了邮电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題.

    这两种标准各有优劣.gsm更加成熟和稳定.而cdma的技术更加先进.可是并不是很成熟.稳定性也不是那么理想.然而这都不是选择的关键.关键还在于价格.欧洲之前积极推销过他们的gsm.而美国方面要价是很高的.他们觉得自己的技术先进.所以价格更高.实则是他们的市场成熟度沒有当前第一大通讯市场欧洲的高.成本不容易下降.

    也就是这个时候.赵润东去了首都.他现在压力很大.因为目前他面对的情况和陈康杰当初预料的情况有点点不一样了.

    用过好几部第二代手机的陈康杰清楚.国内最终因为价格和市场的双重原因.选择了gsm.所以.anycall通讯公司的建设和研发前期也是以gsm为基准开展工作的.可是他沒有想到的是.就因为他的出现.在这个时候将摩托罗拉与爱立信两位老对手逼到了一起.

    在原有的历史中.在过五年甚至7年.国内都不会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移动通讯企业.而现在不同了.从anycall通讯公司开工建设的那一天起.爱立信和摩托罗拉两位巨头就已经盯上它了.为了追寻更大的利益以及市场的垄断.两位巨头联合起來打算将anycall通讯绞杀在摇篮内.

    两家公司断然联合起來游说中华政府主管部门选择cdma.这让赵润东有些措施不及.而且.两家企业承诺将帮助政府部门降低网络建设费用.更要命的是.这两家公司是目前能够提供全套设备的最有实力的国际巨头.也是唯一两家在国内有业务的通讯企业.他们在国内的分别投资都已经将近10亿美元.建立了多家合资公司.设立了研究院.比anycall通讯公司的投资还要大.相比來讲.anycall通讯就是一个小娃娃.

    困难不单单于此.首都的那一批官僚.是属于既想出政绩.又有点崇洋媚外的种.嘴上将自主创新和自力更生喊得啪啪响.然而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却偏向外企和国企.

    不得不说那两家巨头都深谙我国的国情和官场的思维.他们在国内的工厂有些是选择和国有企业合资的.这样他们就能举起一个大旗去游说.支持他们.就是支持国企.同时呢.又打出了一块牌.那就是宣传他们的技术.宣传他们的实力.

    赵润东去邮电部和电子工业部联系过几次.他也在推荐gsm标准.他的理由是gsm更成熟.成本低.一旦采用.更容易培育国内消费市场.可是对方一句话就让他哑口无言了.

    “你们能够提供那些整套设备吗.如果不能.那么你让我找谁來招标.”.

    是啊.anycall通讯公司是投入了超过十亿rmb在研发上面.可是那么短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取得什么理想的成效.和人家几十年的技术储备比起來.还差得太远.论品牌.论实力.论技术.论后期维护.anycall通讯公司都只能甘拜下风.

    赵润东沒辙了.只能向欧阳震华请示和求助.而欧阳震华也沒有好办法.能做的就是将这个难題又转移给了顾问陈康杰.

    “杰少.如果真的让他们选择了cdma.那么anycall通讯公司要靠自主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起码还得再推迟两年.也就是起码要97年之后我们才能进入市场.甚至于不好的情况下.要99年才能进入市场.除非我们甘为三梯队”.欧阳震华专门从香港飞到了黔州与陈康杰见面.

    “这帮狗日的.下手还真狠”.陈康杰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走來走去.

    “他们就是知道我们的短处.也拿住了那些高官们的想法.说实话.改革开放虽然十几年了.我们也属于外资.然而和欧美企业比起來.港资受到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高”.欧阳震华抱怨道.

    欧阳震华的抱怨到不是为了他自己.主要是为那些在沿海投资鞋厂.服装厂的那些低级加工的企业.政府更喜欢欧美高科技企业.

    “主要是我们的技术还不够.要是我们也能提供整套设备就好了”.陈康杰走到窗前停下來.

    “是啊.哎.不管是gsm还是cdma技术他们都能提供.虽然偏向有所不同.但是现在形成了集合体.相信他们会进行相关的技术转让.我们哪边都提供不了”.欧阳震华忧心说道.

    陈康杰站在窗前沒有回应欧阳震华的话.他在想到底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事情.他也想到了打电话给高层施压.可是那并不是上策.最高层并不了解具体的情况.而且.自己手里沒有技术牌可打.即便最高层愿意支持自己.自己也沒东西可以拿出手.下面的那些人一句“cdma更先进.anycall通讯又提供不了gsm设备”.就可以将高层的质问化于无形.

    欧阳震华晓得陈康杰在沉思.所以并沒有打搅他.过了十分钟.陈康杰才转过身來.“让赵润东去一趟赫尔辛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