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h2>《重生之改天换地》第十二卷 亮相世界</h2> 第四百八十六章 又挖人

作者:永远的大洋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到了五月初.赵志邦与陈康杰商量着要做的石油战略储备终于获得中央通过和认可.批准兴建一期工程四个基地.至于工程多大.由陈康杰自己决定.

    得到赵志邦的电话回复之后.陈康杰整个五月份就一直在从事这件事情.

    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是非常敏感的事情.特别是对陈康杰的身份來说.所以中央高层给了一个建议.就是名义上由中华石油进出口总公司和中华石油天然气集团两家公司建设.中央会出台一个秘密文件.承认陈康杰是主体.保护他的权益.

    对此.陈康杰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他这么做.本來就不是出于赚钱的第一目的.更多的是替国家分忧.未雨绸缪.何况这也是出于对他的保护.因此.陈康杰毫无怨言的举双手赞成.

    建设规模.陈康杰心中有数.但是建设的地点.很让陈康杰费思量.既要考虑商业利益.又要考虑战略意义.最后他决定.两个建在沿海.两个在内地.至于建设方.直接就是中华石油管道工程公司.国内就他们最有经验.

    根据陈康杰的建议以及中华石油管道工程公司的考察.两个具有战略目的的地下石油储备基地一个建设在黔州的盘江与水山的交界处.那里有巨大良好的地下溶洞.只要做好防护措施.假装配套设施.就可以投入使用.一个建设在北河与西山两省之间的山区.一南一北.这两处基地都是将石油存储在地下.

    位于水山与盘江交界处潘家营这个小村子的储存基地.在将两个溶洞之间打通之后.容量将达到惊人的560万立方米.可以储存3250万桶石油.位于北部中原山区的那个.将在地下开挖出439万立方米的基地.相当于40个储油罐.将存储2760万桶石油.此处也是四个基地中.建设难度最大的.

    另外的两个就采用地面储油罐的方式.一个建在粤东省东惠港口附近.另外一个建立在位于胶东半岛的莫名.东惠港附近的这个有53个大型储油罐.容积490万立方米.能存储3100万桶石油.胶东半岛这个有27个存储罐.容积285万立方米.存储1790万桶石油.总共合计9900万桶石油的储备能力.

    靠近沿海的这两个就是出于商业目的考虑.沿海.方便运输.当然也方便攻击.这两处又是经济发达地区.便于就近销售.

    陈康杰将这个数量报上去之后.几个大佬都大吃一惊.陈康杰这是要干嘛.居然存储的使用量比现在全国的产量少不了多少.陈康杰记得十年后的2002年.全国的石油进口量才是6000多万桶.所以中央领导当然会吃惊.

    为此.拍板定夺的卫中华亲自给陈康杰打了电话询问此事.

    “其实是你们大惊小怪的.你们不是说要动态的看问題嘛.今天的石油消费量.可不是十年后的消费量哦”.陈康杰回应道.

    “可是这是不是也太多了点啊.”.卫中华还是有些不放心.

    其实陈康杰选择在今年落实此事.是有一个标示性意义的.从1993年开始.中华国从一个石油出口国第一次变成了一个石油纯进口国.并且每年的需求量都在快速增加.到陈康杰重生的时候.已经年进口量超过了一亿桶.

    陈康杰的出发点正是在于此.他的目标是储存十五年后一年的石油进口量.起码满足特殊时候国内四个半月的需要.

    “不但不多.而且很少.这是不可再生资源.越多越好.再说了.美国佬可是在德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计划存储4亿多桶石油.您觉得想必來说会多吗.”.陈康杰拿美国的例子來说明.

    陈康杰这里说的美国的石油战略储备还只是90年代的.实际上两千年之后.美国将国家战略石油储备提高到了7.7亿桶.并且还出台了相关的能源法.要求能源部长将战略储备提高到10桶.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才觉得自己那点量真是少的可怜.幸好陈康杰重生了.他会进一步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中华国的储备量提高一个大档次.

    “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这我们是比不了的啊.我们起码现在差距很大”.卫中华说道.

    “卫伯伯.难道你们新一代集体沒有信心将经济发展追赶上去吗.”.陈康杰将军似地反问.

    “这个.这个.信心当然是有的...”.

    “那不就结了嘛.放心吧.难道还会担心我有什么企图不成.我可是赤子之心哦”.陈康杰表白道.

    “好吧.那就这样.我会让地方上给批出土地的”.卫中华也只是代表高层询问一下而已.反正是陈康杰花钱.储备基地又是在国内.难道还真的怕了什么不成.

    “谢谢.谢谢卫伯伯”.

    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下來了.一切都是秘密进行.外面只少许知道一些中华政府要做石油储备了.至于细节.外界几乎是不得而知.为了促进这个项目的单独管理.中华石油进出口总公司和中华石油天然气集团各招聘了一名高管进董事会任董事.并且专门负责这个项目.这是明面上的.实际上这两人全部是陈康杰他们推荐的人.水木大学能源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和中华石油大学的一位教授出任这个职务.他们的薪水由陈康杰发放.也对陈康杰实际负责.当然.在隐形台前的还是欧阳震华.

    基建的工期设定为两年.1995年建成开始储油.需要投资的费用为22亿美元.陈康杰现在能到位的资金只能有17亿美金.剩下的五亿缺口.只有1994年再补上.反正94年就可以从日本抽出一些资金了.反正先建好再说.

    “我为什么那么穷.现在荷包见底.连零花钱都沒有”.陈康杰在五月底打电话打电话给赵志邦抱怨.

    “你别整天就哭穷.为国做点事情嘛”.

    “我什么哭穷啊.我是真的穷困潦倒.你可能都比我有钱.恨不得一个硬币掰成两半花.所有的资金调派一空”.陈康杰这里说的到未必是虚言.

    陈康杰这里说的穷主要是指现金.论及资产.他当然是十分的富有.

    在90年代的前半期.都是陈康杰在实业中投资的高峰期.大部分投资都要在这个时候做出并且划拨.这是要正确时间差和积累.一旦过了这个最好的时候.成本会大幅上升.面临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其实我能理解.这其中绝大部分事情都该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我们该做的事情.由于很多限制原因.我们沒有实力做或者不方便做.结果却由你來补充了.国家欠你很大的人情.我想.以后会弥补给你的”.赵志邦发至内心的对陈康杰说道.这是完全抛开了政治人物的城府与过场.

    “弥补就大可不必.我只是发发小性子而已”.听说国家以后会弥补自己.陈康杰就很容易想起一句套话.‘人民不会忘记.党不会忘记你.国家不会忘记你.历史不会忘记你’.而这个话.往往要不了多久就会被真正的忘记.该牺牲的人还是被牺牲了.

    “小鬼.觉得我是在说套话.其实我们已经在弥补你了.否则.怎么会专门派警卫局的战士保护你呢.”.

    “哦.您不说我还忘记了.上次在南州.听说有一个警卫局的同志受了伤.现在伤情怎么样啊.”.

    陈康杰与谭军、王伟都沒有见过面.那天王伟与谭军刚到旅部.就被人接走了.现在暗中保护陈康杰的.换成了另外的两人.陈康杰是在和聂远征聊天的过程中.得知王伟受伤的消息.赵志邦那么一提醒.陈康杰才想起來自己都沒对人家表示一下.

    “伤势不重.正在首都治疗呢”.赵志邦回答道.对情况.他还是有些了解的.

    “嗯...那就好.赵伯伯.我想和你们商量个事”.陈康杰支着头.沉思少顷说道.

    “又有什么鬼主意啊.我猜准沒好事”.

    “呵呵.什么叫沒好事啊.搞得我很坏一样.是这样的.我想将这两人招到麾下.你看怎么样.”.陈康杰笑着提出自己的要求.

    对于搭救过自己两次的人.陈康杰未曾蒙面.心里多少有些唏嘘遗憾.最先的想法是对他们表示一番感谢即可.可是想到自己的保卫力量还是有些薄弱.而他们又是受过专业训练.更关键的是.可靠.中央绝对不会让不可靠的人进警卫局.别的不说.光说政审就是重重关卡.

    “说实话.这可不归我管.不过我可以反映你的问題”.

    警卫局归属办公厅管.局长是上将军衔.政委往往是办公厅主任.为了联系方便和历史编制原因.已经列入公安部序列成为公安部九局.不过管辖权和指挥权都不归公安部.亦军亦警.是一支十分特殊的部队.因此.赵志邦不太方便插手.更不能笃定的应承下來.

    “我相信你.我等着你的好消息”.陈康杰倒是很洒脱.似乎拿准了不会有问題一样.

    其实哪里那么容易.警卫局的职责是保护国家领导人.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本领不凡.身份神秘.进去和出來都十分严格.平时只担任巨头是大内的警卫工作.能派人秘密保护陈康杰.已经是老首长坚持的很大破例了.要将里面的人挖出來.比从国安部门难得多得多.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