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h2>《重生之改天换地》第十一卷 扬名前奏</h2> 第四百四十五章 我?总裁?

作者:永远的大洋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陈康杰见到叶堂森的时候.着实被吓了一跳.这家伙别看鼻梁上架了一副眼镜.可是配着他的大光头.怎么看都不像一个高级工程师.

    叶堂森下火车.打了一辆奥拓的士车來到康师傅公司门口.门卫差点都不让他进來.以为他是坏人.后來还是陈康杰打电话给门卫确认之后.才得以进來.

    在六只.的士车基本上全部是又小又丑的奥拓车.3块起步.5块钱就能跑遍全城.除了数量不多的奥拓小汽车以外.还有一种价格更低廉的交通工具.两块起步.三块跑遍全城.那就是摩的.只不过是不合法的.当然了.政府也沒怎么去管.这给老百姓出行带來了极大的便利.特别是在一些工矿企业.许多人到城区.就是靠摩的.

    与原有历史不同的是.在原來的逻辑中.跑摩的基本上全部是当地人.现在当地失业人员基本上都到那些新开办的工厂和工地上上班了.收入待遇还不错.哪里还会去跑摩的.反而是一些周边县市的年轻人发现商机.跑來这里跑起了摩的赚钱.

    陈康杰不会建议政府对摩的采取禁运措施.一方面这时候驾驶摩托车抢劫的案件还不是经常发生.其次.就算是真的发生了.那和摩托车本身也沒有关系.不能因为公安机关的不作为就将责任推到交通工具的头上.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也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叶先生.你好.欢迎.欢迎”.陈康杰成熟大气的朝刚进门的叶堂森伸出了手.

    陈康杰的这个动作.让刚被当成坏人的叶堂森一时沒回过神來.“啊.啊.谢谢.谢谢”.

    “是不是被我的年龄给吓到了.其实第一次和我打交道的人几乎都这样.熟悉了就习惯了.來.随便坐吧”.陈康杰表现出了十分随和的一面.

    陈康杰那么自嘲似的解释.果然立马就让叶堂森放松下來.自己随意的坐到了沙发一角.

    “听说叶先生到麻省理工学习过.”.陈康杰将一罐饮料递给他.随口问道.

    “是的.八三年水木大学毕业之后.按照分配进了冶金部.后來随着实际的需要.我和另外两个同事被公派去了麻省理工的费舍尔实验室学习了三年.博士学位也是在麻省理工拿到的”.说到自己的学习.叶堂森自信的侃侃而谈.

    “费舍尔实验室.”.陈康杰对这个很陌生.

    “是的.这个实验室以研究稀有元素以及新材料而闻名.当时为了我们三个能进去学习.国家支付了一大笔费用以及提供了一批能用于爱国者导弹的元素”.叶堂森向陈康杰解释道.

    “公派就是公派.待遇果然不同”.陈康杰这话真不知道是羡慕还是嘲讽.反正是让叶堂森有些尴尬.

    “这也是沒办法.我们国家急需这方面的技术.不过有点遗憾.后來有一个同事沒有回來.留在了美国.进入了美国能源部”.

    “很正常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国家以为这样能为国培养大量的人才.实际上.出去的大多数都不会回來”.陈康杰对此是只能无奈.国内缺乏合适的平台.也缺乏灵活的机制.很多高技术人才回国了并不能得到重用和发挥自己的特长.

    “是的.的确如此”.对陈康杰说的.叶堂森深有感触.

    “不说这些了.咱们來聊聊稀土吧.黄伯伯昨天打电话告诉了我你的一些情况.我想有些情况他应该已经告诉你了.对此.你怎么看.”.两人熟络之后.陈康杰就开始进入正題了.

    “他其实也沒告诉我多少.只是说你们想整合全国的稀土资源.但是缺乏这方面的人才.让我到这里來找个平台发挥自己的所长”.叶堂森谦虚而谨慎的说道.

    “那你觉得我们要怎么才能整合.”.陈康杰抓住这个关键问題不放.

    “要怎么才能整...合...”.叶堂森陷入沉思之中.

    “虽然说你是技术人员.但是相对來说.在处理这个问題上.管理人员和管理思维更加重要”.陈康杰补充了一句就不再打搅他.给他充分的时间思考.

    过了大概几分钟.叶堂森才结束了思考.叹了口气.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要整合.难度虽然大.但是应该说不是完全沒可能的.第一.要搞定冶金部.冶金部作为主管部门.不搞定.阻力会很大.第二.就是要从南方着手”.

    “为什么要从南方着手.”.陈康杰追问道.

    “因为南方的稀土资源最重要.基本上全部是中重稀土.而且南方的稀土资源乱开采也最为严重.北方大多是国有的公司在开采.其中许多是央企.只要好整合只要中央政府支持.就会容易得多.做别的事情可以从易到难.但是要做好这个事情.就必须从难到易.只有把硬骨头啃下.其他的就迎刃而解”.叶堂森果然是冶金部的人.对很多情况相当了解.

    “嗯.你继续说”.陈康杰算是认可了叶堂森的话.

    “要处理好南方市场.在公司设置上.就要有策略了.成立的公司不能建立在黔州.距离远了不便于就近管理”.叶堂森解释道.

    “那你觉得最应该建立在哪里.”.陈康杰对叶堂森的话不置可否.但是很想知道他接下來的答案.

    叶堂森沒有急着回答陈康杰的话.而是再次沉思.又过了三分钟.叶堂森才吐露出两个字來.“赣南”.

    “赣南.为什么是这里而不是其他地方.”.陈康杰的兴趣更加的浓厚了.

    “是的.赣南省.赣南省是稀土资源最富集的四个省区之一.按理说.其他省区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就我看來.这里最合适.原因嘛.就是我刚才说的.处理这个问題要由难入易.根据我们最近的了解.在赣南省的南部城市南州.这里光私自开采稀土资源的企业大大小小起码就有三千多家.所以首先就必须要把这三千多家不同等级的企业拿下.将总公司设在那里.能给两方带來压力.一方是当地政府.另一方就是公司内部本身”.叶堂森说出了一个新颖的理由.这是陈康杰之前沒有考虑到的.

    现在轮到陈康杰开始思考叶堂森的建议了.“抽烟吗.”.陈康杰从办公桌里面拿出一包贵烟.

    “谢谢.我不会”.叶堂森摇手婉拒.只不过眼睛很大.他沒想到陈康杰那么小居然就会抽烟了.

    陈康杰也不和叶堂森客气.自顾自的掏出一支香烟点上.一边抽烟.一边思考.

    “还有补充的吗.”.陈康杰一支烟抽了一半.抬起头來问叶堂森.

    “有.那就是中央发布的政令不能是指导性的.而应该是指令性的”.叶堂森又说出了一点理由.

    对于这点.陈康杰是理解的.指导性的东西沒有强制性.对地方政府的约束力不大.只有变成指令性的文件.才对地方政府有威慑力.别看里面只相差了一个字.可是实际的意义和效果是差别很大的.

    对叶堂森的这点建议.陈康杰很有体会.在中华国.只要是指导性的意见.那基本上就不是意见.每人会遵照执行的.基本上两天就会变成一纸空文.所以有人将此比喻成“拉肚子”.拉完就好了.

    “这点意见很关键.我会反应的”.经过叶堂森这么一提醒.陈康杰还真的要想办法将可能发布的指导性意见变成指令性的意见.陈康杰可不希望拿到的是一纸沒有任何意义的空文.

    叶堂森以为陈康杰是要给欧阳震华这位总裁反应.其实陈康杰是要给老首长和卫书记反应.

    “只要能做到这几点.再加上有一个强有力的公司领导人.那么不敢说会将任务完成得很圆满.不过也差不多了”.叶堂森最后总结道.

    “公司真的不能建立在黔州吗.”.陈康杰想了想.还是多问了一句.他刚才就是在考虑这个问題.

    公司的总部设置在哪里.这是有经济意义的.起码当地的税收能高出一大截來.这就是为什么后來各地都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的原因.

    “如果想顺利解决问題.在整合完成之前.最后不要设置在黔州.弊大于利”.叶堂森完全就是从完成任务的角度考虑问題的.至于额外的地方经济利益.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好吧.有得必有失.你的建议我记住了”.陈康杰最后这句话.算是认同了叶堂森的建议.

    叶堂森所不知道的是.这个建议为以后顺利的解决南州市的稀土资源整合问題提供了很好的便利.因为南州市从中得到了最多的税收.超额弥补了他们的损失.当然了.一开始南州市的领导并沒有认识到这个问題.南州市的稀土资源整合还是经历了一番腥风血雨的.

    “如果邀请你担任这家集团的总裁.你愿意吗.”.陈康杰突然问道.

    “我.总裁.”.叶堂森沒有想到陈康杰会抛出那么一个诱人的问題.简直不敢相信.指着自己的鼻子反问.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