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h2>《重生之改天换地》第六卷 防微杜渐</h2> 第二百一十章 这是我们的家乡

作者:永远的大洋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老文.你怎么來了啊”.看到陈康杰从车上走下來.陈玉芬丢下了其他人.笑着朝陈康杰走过來.

    “我來看看老姐你有沒有偷懒啊.怎么.难道我不能來吗.”.陈康杰挽着姐姐的手臂.边走边说道.

    陈康杰又挨了一个爆栗.“你这家伙.老姐累得昏天黑地.你居然说我偷懒.”.陈玉芬佯怒说道.

    “别动不动就动粗.小心以后找不到男朋友.真是的.再说你们经常这么敲.把我敲傻了怎么办”.陈康杰摸摸头.嬉笑的调侃道.

    虽然陈康杰有时候会因为玩笑的言语被亲人敲打.可是沒有谁会真的用力.只是一种亲昵的举动罢了.

    毫无疑问.陈康杰的话不但沒有换來同情.反而又多了一个爆栗.“你这家伙.居然咒我.我要嫁不出去.你就得养我”.

    “得得得.你要嫁不出去.老弟我就养着你.行了不.不过这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老姐你貌美如花.以后又是小富婆.除非男人们都是瞎子.否则你的追求者将会是一大片”.陈康杰举手投降.又谄媚的恭维道.

    陈康杰的话不但让陈玉芬有些羞红.就连跟着走过來的林玲也被陈康杰的调皮和伶俐逗笑起來.

    这回陈康杰沒有再被敲打.也许是有外人在场.也许是有些害羞觉得这个话題不能再继续谈.

    “小杰.你來得正好.顺便给我们这个事情一些建议吧”.林玲看出了陈玉芬的尴尬.将话題扯开道.

    “林玲姐.你们按照你们的企划书來做.能有什么问題啊.”.陈康杰好奇的问道.

    林玲沒有直接回答陈康杰的疑问.而是先用眼神征询陈玉芬.得到默认的回复之后.才继续说道:“是这样的.我们的企划书里面是要修建一套环保设备和厂房.可是在实践施工的过程中.我们拿到的土地面积不好布局.而且.施工方认为真要按照企划书里面的要求來的话.投资会大很多.不划算”

    陈康杰听了林玲的描述.知道了大概的來龙去脉.但是陈康杰不太完全相信是施工方的想法.“那你们如何看.”

    这个问題林玲就不好回答了.她保持沉默.等陈玉芬來回答.毕竟陈玉芬才是老板.也是陈康杰的姐姐.

    “老文.我们觉得也是沒有必要.真要那么來的话.那一千万里面一大部分就会被占据.真正做生产和研发的资金就会很少.再说了.我们了解到.国内的企业.几乎就沒有上环保设备和车间的同类企业”.陈玉芬想了一下.还是说出了心中的真实想法.

    当初要求有环保系统.是陈康杰提出來的.当然.陈康杰也就那么一说.也沒考虑到成本会多高.现在看來.确实是成为一个问題了.

    其实此时国内的绝大多数企业都不重视环境保护.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皆是如此.就连进來的很多外资企业也放弃掉这个环节.只有极少部分有责任感和考虑长远的企业会不吝成本投资环保系统.例如宏源投资的康师傅.

    其实这也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就是资金.做环保是很费钱的.那些污水处理.大气处理.粉尘处理等等的设备都是很昂贵.而且维护成本非常高.此时国内企业面临的一个大问題就是资金不足.国有企业因为办社会.不但有自己的学校.医院.食堂等等.甚至还有公安科等执法机构.这样的话就臃肿不堪.能有钱发工资搞生产就不错了.哪里还有多余的闲钱搞环保.民营企业本來是缺少资金.为了原始积累.当然也不愿意去干.外资企业.还是要追求利润最大化.既然中方政府都沒这方面的强制要求.他们大多也乐见其成.反正污染的环境也不是他们的土地和河流.

    其次就是意识.现在的社会大环境是先发展后治理.也有人意识到了一些破坏坏境的恶劣后果.可是我国面临的人民吃饭问題.致富问題更是迫在眉睫.所以大家就想学习西方的经历.先发展经济.等有钱了.再回过头來治理环境.殊不知.现在时代变了.和一百多两百年前的欧美所处的时代有根本的区别.我们的环保意识淡薄.而西方已经有很强的环保要求了.这样必然会随着经济发展面对越來越严峻的压力.这不是百多年前大家都沒环保意识的时候.再说了.先污染.后治理.成本将是十分巨大的.这种意识已经在政府层面得到体现.1988年.国家环保局才从城乡建设环保部中独立出來.成为国家环境保护局.只是作为国务yuan的一个下属机构存在.级别也仅仅是副部级.要等到1998年级别才上调为正部级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但是依然是直属单位而并非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到2008年变成国家环境保护部之后才真正成为国务yuan的组成部门.也预示着国家才真正的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題.

    能不能成为国务yuan的组成部门.在制定政策的权限和参与高层的决定中.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从环保局到环保部的20年变迁.也就说明了我国面临的环保压力.环保政策转变.环保意识转变还有十几二十年的路要走.

    第三.那就是技术.国内因为现在不是很重视环境保护建设.所以也沒有多少机构单位研发和生产环保设备.这些设备大多都要从西方发达国家进口.只有已经开始十分重视环保的发达国家才有研究机构和大企业研发生产环保设备.

    因为这三个因素.所以陈康杰也不难理解三姐为何会在这个时候打退堂鼓.在做企划的时候.陈康杰都不知道洗涤行业环保具体会投多少钱.陈玉芬自然更不知道了.还以为一点钱就能摆平呢.

    现在知道了总投资额的一半左右都要用來干这个.陈玉芬自然会打退堂鼓.

    “我们到你们的办公室谈吧”.陈康杰是二十一世纪回來的人.环保意识和他们自然是很不同的.所以打算给他们补补课.也看有沒有办法帮忙解决一下.一时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再说外面太阳也比较大.灰尘多.不是谈话的地方.

    林玲将施工方的技术人员打发走了之后.跟着陈康杰他们进了简陋的办公室.

    这个办公室只有两张桌子.三排沙发.主要是陈玉芬和林玲在这里办公.其他的前期招进來的员工有别的办公室.就在这个办公室的后头.

    喝了一口林玲递过來的康师傅冰红茶之后.陈康杰就开始给他们灌输环保意识.从西方的环保状况讲到国内的现状.也推测了如果不在环保上投入.我们生活的土地会变成什么样.会对经济和乡亲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怎样的恶劣影响.当然.也分析投入环保会带來的企业价值.这个要规避他们对投入和产出对比的担忧.

    “你们现在投入这几百万看似很多.以后每年可能也会保持一定的金额投入.可是你们想过沒有.这换來的价值是多大.十年之后.你们面临的竞争对手应该是宝洁公司和联合利华,欧莱雅集团等大的跨国公司.而不是国内的小企业.这点也许二姐还不一定意识到.但是林玲姐应该是意识到的吧.那时候.如果你们对环境的破坏恶迹斑斑.那么你们在形象上.在企业品牌上.依然还是缺失一大截的.为了弥补这一大截.你们所需要投入的可能是几亿.甚至几十亿都不止.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货物短缺的时代很快会过去.消费者会越來越理性.他们不相信一个排放污水废气的企业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化妆品和洗涤用品”.陈康杰最后说道.

    “这些你怎么都懂啊.”.林玲对陈康杰谈论的这一大段十分欣赏.因为很多他自己其实都沒有想到.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看书呗”.陈康杰骄傲的说道.

    然而他的意思是表达到位了.可是引用却有点问題.特别是那句“书中自有颜如玉”听到林玲的耳朵里.不知道他想起了什么.脸色羞红了少许.

    “小孩子家家的.说什么颜如玉.真是的.你就说你书上看來的不就完了嘛”.陈玉芬也对自己这个弟弟的拽文有些挠头.特别是看到了林玲的脸色变化.娇笑着有些不满的叱道.

    陈康杰嘿嘿一笑.化解了所有的尴尬.继续说道:“其实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我们必须得做好环保.减少污染.尽可能不污染.因为这是我们的祖祖辈辈的家乡.这是我们的永远的土地.生活在这周边的都是我们的乡亲.无论是为了谁.都不能将环保当成儿戏.你们做的这个产业.一旦沒有了这些.污染会是特别严重的.比很多行业都严重.短期内也许不觉得.但是几年.十几年下來.绝对不可想象”.

    陈康杰心里暗想.要是如果是在小日本的土地上.那才不管那么多.弄死越多越好.可惜这不可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