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h2>《重生之改天换地》第五卷 坚实基础</h2> 第一百九十九章 招聘的大场面

作者:永远的大洋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正月十六陈康杰他们沒有考察工作.但是得到了会城市委的态度之后.该做的还是要进行下去.正月十六是三月2日.本來是陈康杰他们安排筑城面试的第一天.可是因为考察进度的原因.根本來不及.所以陈康杰和欧阳震华.梅金城他们离开顺安的时候就先安排了宏源.三联.明通.光华几家公司人事部的人先去筑城安排有关事宜.以宏源人事部为主.其他的配合.怕來的人多忙不过來.康师傅公司这边人事部的几个人也都被调去帮忙.算是先做前期的初试.

    3月3日一大早.陈康杰一行人在会城市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匆匆到开发区看了一下.了解了一些政策之后就直接返回省城去了.这让会城市的领导干部们唏嘘不已.都觉得这次招商因为陈康杰带进派出所事件影响算是沒多大希望了.

    其实陈康杰心里都是已经有数了的.他不可能会为了那么点事情而做出不合理的投资.再说了.会城市委市政府的态度已经很能说明问題了.

    陈康杰之所以同意欧阳震华的强硬态度.也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那不单单是要给一个下马威.是需要一种保障.让大家清楚.几家香港公司的合资公司投资了之后.合资公司的人是不能随便拿捏的.否则会付出代价.免得以后自己的员工沒个安稳的保障环境.

    陈康杰做的还真是对了.那件事情之后.会城中高层领导都加强了自己孩子的教育.那些自以为有点背景和门路的人在后來确实不敢再怎么无故招惹合资公司的员工.那么点小事一个政法委书记都被弄成那样.公安局长下马.派出所所长领了几年徒刑.那谁还敢胡來.万一又运气不好碰到一个硬主呢.

    到了省城之后.陈康杰和欧阳震华才感受到这次自己的招聘广告影响有多大.

    一个黔州饭店根本远远不够.黔州饭店才四百多张床位.可是來的应聘者足有几千人.这还是大家都沒挤在一天的缘故.否则会更多.

    不得已.宏源投资的办事人员在省政府的帮助之下.又租下了黔通宾馆和通源大酒店.两家都是四星级酒店.这也是只有宏源代表的几家公司才有这么大的面子和财力.但是还是不够.不得已.省委招待所又腾出了一栋楼出來.这才勉强都安排下來.

    此时的筑城可谓是人才济济.天南地北的各专业精英都有聚集.这次的招聘会.还使得有些多年沒见面的老同学老朋友居然有了相聚的机会.这是陈康杰他们都沒想到的.

    为了招待这么多人.宏远这边和康师傅人事部的人员加起來才20來个人.就算再加上三联那三家公司的人事部派來的员工.总共才30人.也根本忙不过來.还好这次在省城支撑大局的是刘凯.他一个电话打到了黄振华的案头.黄振华与刘凯之间是认识的.作为省内的明星企业当家人.和各位省领导几乎都见过几次面.

    听了刘凯的叙述之后.黄振华非常重视.迅速和孙阳做了沟通.

    从陈康杰他们的招聘广告在央视一播出.省里就特别重视.所以这次不但帮忙协调酒店住宿.还在几个酒店周边加强了警力.维持治安和秩序.

    孙阳现在有些不得志.因为沒有明确支持陈康杰他们的大项目建设.还有些拖后腿的嫌疑.所以陈康杰和欧阳震华从首都回來之后.孙阳就被中央冷却了.就连当初支持他出任这个职务的某个大佬也都有些不待见他.觉得这么大的机会都看走眼.有些埋汰他的眼光和格局.

    不过孙阳虽然心里不舒服.现在木已成舟.还是对宏远和黄振华的工作保持着一定的支持和配合的.总不能一错再错啊.否则要是中央再有不满意.那自己真不知道会被打发到哪里去凉快.提拔.孙阳是不指望了.能够平淡的退休就已经很不错了.

    电话里听了黄振华的转述.两人一合计.从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各抽出20人的队伍前去协助帮忙.省劳动厅也派了工作人员配合.再加上各个酒店的服务人员.基本上可以将这个繁重的任务接下來了.

    为了更好的保障这次任务.宏远从康师傅那边调了几辆商务车.省政府和省委支持了四部大巴.这样随时都有三部大巴两辆商务车和一辆大巴三辆商务车分别在火车站和机场迎接前來应聘的应聘者.应聘者按照调度命令被接送回下榻的酒店或者宾馆之后.酒店的服务人员就会分发表格让其填写.其实也就是一份个人简历确认外加要应聘的职位而已.酒店人员收回表格之后就会被汇总到设在黔州饭店的总办公室.宏远人事部的人员会将这些简历分门别类.除了区分出应聘职位以外.还会根据专业的人事划分方法从简历里面将这些人的才能档次分出來.便于面试者把握.提高招聘效率.

    为了尽可能防止浑水摸鱼骗吃骗喝着.所有入住应聘者都要实现提供身份证明和学历证明.

    省政府之所以那么重视这次招聘.除了希望他们早日招齐人项目早日开工之外.还和黔州本身就很缺乏人才有直接关系.

    因为平穷和交通不便.一流的人才几乎都不会到黔州工作.除了被分配到大型国企、大学和政府的之外.就算是如此.要是沒有适合的职位和良好的福利待遇.很多人还是会想尽办法调走或者直接下海离开.总之.黔州的人才结构是很单薄的.对高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是很饥渴的.说不好听一点.现在整个黔州所拥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高级人才寥寥无几.有那么一些也是集中在几个高等院校或者大型国企.要么就是省委省政府的研究机构.陈康杰记得.2000年的时候.黔州财经学院的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也沒超过十人.他所就读的系到了04年才有两个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其中一个教师还经常不來学校.而是在外兼职.由此可见黔州的人才缺乏到了何种程度.

    现在那么多高素质人才从天南地北涌到筑城.省里当然希望几家投资公司能把他们都留下來.这样不但省里面的人才工作会显得有了一大跨越式的进步.对全省人才结构的调整转变也是一大驱动.

    來应聘的人深深体会到了宏远的热情和认真.都很有感触.一个外资企业.能够将工作做到如此细微.这已经很难得了.大家都盼望着能进入将要成立的企业工作.几乎沒有人会怀疑如此细微.花费如此不菲的企业不给他们提供优越的福利.

    三月初这几天.省城的几大宾馆门口都飘扬着大大的氢气球带着的横幅.主要是一些欢迎词语和陈康杰的用人方针.“我们只有好的人才和更好的人才”.“我们一切以能力说话”.“热烈欢迎各位精英加盟”.“在这里所有员工沒有性别.宗教.国籍.民族.种族歧视”.“我们将提供一流的福利一流的待遇.更主要的是提供无限的发展空间”等等.显得特别隆重而热烈.这也是国内的国情.在国外.是很难见到这样的宣传语的.

    陈康杰让人高的有一些标语之前还有人有意见.特别是什么国籍宗教之类的.觉得是多此一举.可是结果还真的來了好几位外国人.都是在中华留学的外国学生或者是外资机构驻华的人员.他们也都想來看看.顺便寻找一下留下來在中华国发展的机会.通过对这个国家的了解.他们中很多人都清楚.未來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不可限量.以其以后再重视.还不如现在就融入进去.

    这次随同陈康杰他们一同考察的二十几位专家学者也都要参与这次的面试大会.除此之外.宏远还从国内的几所重点大学借调了一些专家教授.这些大学都是得知了将有不少的赞助落户本校.所以对欧阳振华他们的要求当然比较重视.直接由学校出面将人派來.现在是寒假期间.反正也不担心会影响教学.

    这样.宏远在黔州饭店设置了20几个面试室.每个面试室有三位面试官.其中两位是国内专家和香港专家组成的专业考察人员.一位是宏源投资公司或者另外三家公司的人事部人员.他们互相考察的专业角度不同.一边是着重在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另一边是从岗位角度观察应聘者的性格、对个人事业的规划、对岗位的认知程度等等.

    除了这二十几个面试室之外.还有两个总面试室.这两个总面试室主要是面对被初选过的高级管理职位和技术负责人职位.当然.要是下面初试的时候有遇到争议比较大的.也可以送來这里做最后的面试.面试的除了三位专家.一位人事部人员外.还有一位要么是陈康杰.要么是欧阳震华.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