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h2>《重生之改天换地》第五卷 坚实基础</h2> 第一百七十五章 评价

作者:永远的大洋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陈康杰大飞机的项目最后得到中央领导的基本赞同.但是接下來还有很多具体工作要做.对于陈康杰他们还计划投资汽车公司.半导体公司等等.原则上领导们也都特殊对待.基本上都同意了.也并未要求一定要国内企业控股或者国有控股.甚至连参股都沒有提及.只是要求多和国内企业交流合作而已.

    其实中央会对陈康杰他们优待.也是情理使然.对于飞机制造.特别是大飞机制造.领导们很清楚自己现在还无力做.资金和技术都很缺乏.虽然在运十上有一些技术积累.但是项目已经停止好几年了.而且.那是十几年前特殊时期的大项目.投入全部也才五亿多.几年过去之后.很多人很多资料也都丢失了.剩下來的.基本上已经无力再单独继续.而且.现在大量电子技术的运用.需要新的设计和研发.对资金的需求是庞大的.既然政府现在无钱去继续.还不如允许国内的人來做.反正陈康杰是国人.再加上陈启刚和何保国他们都还是体制内的官员呢.所以中央是很放心的.

    这里面还有一点是只有陈康杰他们才合适去做.那就是挖墙脚.如果是私人企业对欧美企业技术人才挖墙脚.那是企业和市场行为.如果是由国有企业去做.那就会变成政治和外交事件.反而沒有宏远投资來做來得实在.

    在过往的事件中.已经有很多的例子.特别有一些还被判了间谍罪.过去.欧美一直批评我国政府和军方控制大的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在西方世界.很多领域都是受到排斥的.换句话说就是变相的制裁.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认为这些企业都是国有.被解读为这些技术很容易被用于军事用途.威胁他国的安全.现在是完全私营资本來做.并不是就能够完全避免这种批评.起码反对的声音要小很多.尤其是当下全世界都在喊经济自由化.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之下.

    重生之前的世界.国内之所以沒有民营企业愿意來做这件事.那是根本沒那个实力.一个大飞机项目投入的是以百亿美元记.全世界沒几个人几个企业有这实力.现在陈康杰有这个资金.当然当仁不让.无论是为国为己.反正这成功了就能大把挣钱的.

    其他的汽车项目.半导体项目.电脑项目等等.中央也是一路绿灯.反正在这些方面.国内还是落后的.要是陈康杰能通过大额的研发资金投入.提升国内在这几个方面的技术实力.那也是何乐而不为.反正都是国内老板的企业嘛.

    最后.陈康杰和欧阳振华在老首长这里吃了一顿家常便饭.用老首长的话说是“别的暂时奖不起.一顿饭.那还是管得起的”.

    说起來确实是便饭.沒有什么鲍鱼燕窝鱼翅等美味.无非就是六七个菜和一个汤.麻婆豆腐.回锅肉.粉丝汤等等.食材虽然普通.但是经过专业大厨的一番加工.味道十分可口.不知道是不是饿了的原因.陈康杰和欧阳振华皆多吃了一碗饭.

    走之前老首长居然兴致盎然的约了陈康杰明天陪他钓鱼.

    “中华.你对小杰这孩子怎么看.”当所有人都离开后.只剩下老首长和卫中华还留在老首长的办公室里面.老首长点上一支烟.饶有兴趣的问卫中华对陈康杰的印象和看法.

    “少年老成.虽然实际才十一二岁.但是让人感觉三四十岁.而且.见识超群.能力出众.让人欣慰的是.满怀一颗爱国的心”.卫中华沒想到才这么短时间.老首长就问他对陈康杰的看法.

    “是啊.很老成.还是个天才.我们在十一二岁的时候还什么都不懂.而且.你发现沒有.他对政治的敏感度很高”.老首长虽然沒有像卫中华那样不吝溢美之词.可是也是难得的极高评价.

    “政治敏感度.”.卫中华有些不明所以.

    “我们刚才谈的对苏联的看法.其实早之前陈康杰那个小家伙就预料到了.这还是赵志邦告诉我的”.老首长一句话就点出了关键.

    “哦.他刚才说他准备了两年.怪不得他们能在苏联捞那么多.原來是早有预谋”.老首长这么一说.卫中华才知道指的是这件事.

    “这可不单是金融操作那么简单.他们应该得到了苏联高层内部人员的帮助.否则怎么可能捞这么多.几十亿就顶天了.有这样的手段.对于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來说.实在不简单.而且.刚才他在谈到大飞机的时候.已经很明确的说出那对一个国家來说意味着什么.这已经是站在国家高度在看问題了.还有就是他讲的那个故事.里面提到的都是历史政治人物.三言两语就把每个人的性格点得很通透.而且寓意也是和政治有关的.这孩子.要是以后从政的话.绝对不简单.起码不在我等之下”.老首长不紧不慢的说道.神态有些亢奋.

    老首长最后这句话让卫中华心中惊讶非常.他很清楚老首长的政治经历.也能想象得到最后的历史评价.想不到他居然这么评价陈康杰.岂能不让他惊讶.

    老首长的评价幸好陈康杰不在旁边.否则.真的会捧腹大笑.老首长阅人无数的眼光在他身上可能要走麦城了.陈康杰自己很清楚.自己很难成为政治人物.起码性格就不适合.他不喜约束和争斗.而政治里面.着都是不可或缺的.

    陈康杰往往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咬人.不咬下一块肉.誓不甘休.这是一种防御性的手段.从來不主动挑起干戈.

    “我在思考他的另一个举动.他们投资那么大的资金和力量在黔州发展旅游业.高科技产业和教育.这似乎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对于一个环境保护良好的落后地区來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现实.大力发展资源开发一是污染严重.二是资金投入太过巨大.划不來.而且一旦资源枯竭.留下的又是烂摊子.要是有巨额资金投入.通过高科技产业能带动经济发展.又能保护环境.增进旅游业的发展.这不失为一条很好的道路.只是别的地区就沒那么好的运气了.我国可只有一个陈康杰”.卫中华有点看出了陈康杰的思路和逻辑.

    “嗯.看來当初我们给了黔州一块经济改革试验区的牌子是正确的.现在我怀疑.那就是这小家伙撺掇的结果.这孩子你们要保护好.他写的那首男儿当自强我听了.很是激昂.几岁的孩子能写这样的歌曲.真是神奇”.

    通过今天的交谈.又联想到几次赵志邦提及陈康杰的场景.老首长做出了一种贴近实际情况的猜测.

    当得知陈康杰是从写歌发家之后.老首长就把陈康杰写的那些歌曲都找來听听.爱情歌曲他不是很喜欢.毕竟**十岁了嘛.但是对这首男儿当自强.他老人家是很钟意的.

    “当初志邦通知调离黔州之前.一定要为六水盘争取到那块牌子.还真有像您老说的这种可能.志邦同志视角不一般啊”.卫中华沉吟一下.回应道.

    “嗯”.老首长只是简单的一个字.不过这个字包含了很多复杂的意思.起码是同时认可了三个人.陈康杰.卫中华.赵志邦.

    陈康杰的聪慧机敏.否则也不可能有这等成就和手段.卫中华的气度博大.否则也不会认可赵志邦.赵志邦的目光如炬.否则也不可能会死命争取.不惜延迟几个月的调离.

    “他现在可算是我们国家的国宝了.我已经给警卫局那边打招呼了.专门找了几个人暗中保护.他的这股子聪明要是用在科学上.也许还能拿诺贝尔奖呢”.当拿到陈康杰的资料之后.卫中华就做了安排.这样的人在国内.起码比很多正部级大员都要重要.不单单是为了不知道的庞大资金.同样重要的还有陈康杰的无限才华.

    “这点你做的很对.历史往往会因为一个天才而改变.你对赵志邦怎么看.”.老首长肯定了卫中华的措施之后突然跳着问卫中华对另一个人的看法.

    卫中华自然明白老首长何以会这么问.

    “志邦同志的政治素养很高.政治操守严谨.性格成稳大气.视野开阔.有大局观.对党和国家无限忠诚.而且他还年轻.要是稍加培养.以后会是一个不错的领导者”.卫中华的评价中规中矩.而且里面很多本身就是老首长对他的评价.

    顺利交接班一直是老首长的期望.所以他比较在意卫中华的看法.赵志邦也是他比较看重的后起之秀.打算重点加以培养.而且.看起來他比较“佩服”的陈康杰也很看重赵志邦.他心暗想这算不算是英雄所见略同呢.

    其实他哪里知道陈康杰这个假英雄是盗用他这个真英雄的看法罢了.

    “让他在基层再锻炼一两年.明年我们召开十四大.到时候可以把他提到你身边來.你带一带他”.老首长似乎是很无意的随便说道.不过卫中华很清楚老首长这是在提前给他打招呼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